论导演张艺谋影视作品的色彩性表现

时间:2023-04-17 14:40:1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张艺谋是中国著名导演,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重要代表,他的电影作品获得过国内外诸多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导演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中国乡土气息,张艺谋影视作品的色彩表现力很强,这也是他电影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叙述了张艺谋导演的概况以及他的一系列电影中的色彩表现以及导演的艺术风格。结合张艺谋导演的某些具体作品进行叙述,分析影片的艺术特色以及在色彩方面的主要表现手法,以期达到分析导演的艺术风格、赏析他的影视艺术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色彩性;表现;特色

一、张艺谋导演概述

张艺谋,生于1951年陕西临潼。早年张艺谋下乡锻炼,与基层农民一起劳作,体会了农民的辛苦,同时也品尝到了贫穷的滋味。后来,张艺谋进入了咸阳棉纺织厂工作,成为一名搬运工,通过7年的工作,他也理解了工人的艰难与困苦。在工厂上班期间,张艺谋酷爱摄影,用积蓄买来相机走遍了西北大地,这样的经历使张艺谋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这对其日后的电影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1978年的高考,正是因为张艺谋的摄影特长,经过了一番挫折,他终于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后,张艺谋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1983年他成为《一个与八个》影片中的摄影,这开创了他个人电影艺术的开端,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第五代导演登上了历史舞台。第五代导演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一代,他们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个性和气质不同,学校的4年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对文化开始了反思。张艺谋在影片《黄土地》中充分地展现了民族的底蕴,以黄土地富有冲击力的色彩为整个影片定下了一个基调,深沉而富有生机的黄土地承载着中国的悠久文化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此后,作为《大阅兵》的摄影,张艺谋有了成为一名导演的渴望,只有导演才能将他自己的见解和追求表现出来。

到了1987年,张艺谋终于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红高粱》,这是张艺谋将东方文化用强烈的色彩表现和独特的造型呈现在银幕上。此片获得了1987年的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录音奖,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等,可谓收获颇丰。1990年的《菊豆》,张艺谋将一个封建家庭的情感故事叙述出来,展现了人物在封建道德下的扭曲,获得了意大利第四十七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狮奖,美国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19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人们在封建制度下心灵的扭曲。1994年的《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电影风格的转变,他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单一的叙事手法对某一个事件进行挖掘,影片风格朴素,结构简单,思想十分深刻,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影视艺术风格。1994年的《活着》是张艺谋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影片展现了富贵一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经历,影片也获得了一些奖项。1995年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一个乡下孩子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面貌,人性迷失,互相倾轧,物欲横流。张艺谋也凭借此片获得了诸多殊荣。1997年的《有话好好说》讲述了中国90年代城市独特的社会文化反差,该片以独特的摄影技巧展现了城市的面貌。1999年的《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启用非专业演员,以一种纪实片的手法展现了中国落后地区教育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对教师的深切关怀。同年,《我的父亲母亲》以绚丽的色彩,朴实的对话和细节刻画诠释了一个美好的回忆。21世纪初,张艺谋打造的武侠片《英雄》在海内外进行了成功的前期宣传,票房一路飙升,该片凭借着为一种理想而战的英雄塑造成就了张艺谋对武侠片的理解和追求,此外,本片的动作效果和颜色搭配堪称经典,人们不会忘记影片中的经典打斗场景和绚丽的色彩世界。2004年的《十面埋伏》延续了《英雄》的传奇,它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充实了影片的内容。2005年张艺谋拍摄了《千里走单骑》,作为一部文艺片,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作为主角,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06年,张艺谋执导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该片投资较大,明星云集,是国产票房的保持者,也是张艺谋与巩俐11年后的再次合作,同时该片也获得很多的奖项。奥运之后,2009年,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将喜剧与惊悚融为一体,不同风格的混搭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成为张艺谋电影的转型之作。

从《红高粱》到《秋菊打官司》,从《我的父亲母亲》到《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一路走来,在电影艺术的道路上追求着他自己的理念,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着他自己的导演风格。

二、追求影视艺术的色彩表现

张艺谋的电影在视觉表现上都有着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离不开他常年对美术的接触和长期从事的图案设计工作,不断的磨砺造就了他的色彩感觉和造型基础。西北长大的张艺谋对陕北千沟万壑的感触很深,他对大西北的历史沉积、文化底蕴都有着很深的理解,这在他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影响了他的审美情趣,受到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熏陶。

张艺谋的电影追求画面的冲击力,用画面来叙述故事,不像侯孝贤电影以人为本的叙述,而是通过影像和画面展现故事情节,造型感很强,人物的气质、语言和细节部分成为次要。视觉冲击力强是张艺谋电影的独特特点,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是对视觉景象的最初认识,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观众从中得到了很大的视觉色彩冲击力,同时也突出地反映出了张艺谋对色彩的迷恋程度。例如,影片《红高粱》中红高粱的摇曳、红高粱酒、红色的太阳、红色的山岗、红色的衣裳和红色的血液都泼洒了影片的色彩,张艺谋对红色的理解与表现也达到了极致的水平。《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色彩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形式感,通过影片《菊豆》中杨家大院和大染坊用色彩的渲染,使其成为特殊的环境,张艺谋通过夸张的色彩表现,各种色彩的宣泄,使它成为影片中所要抨击的主题的色彩符号,人物沉浸在古朴的造型之中,创造了特殊的人物环境,审美感染力很强,这也是张艺谋对原小说场景的更改,使其充分地反映了大染坊的独特意味。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空间造型象征意味很浓,为了烘托出阴冷和森严的艺术环境,张艺谋将乔家大院作为拍摄场景,他用红色的灯笼将整个封闭的大院展现出来,强烈的色彩表现组织造型,红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命的扭曲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整部影片散发着灾难的气息。此外,张艺谋将原著小说的场景也进行了更换,原著中三姨太经常出没的地方换成了阁楼,场景的变化使人物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作为故事叙述的主角三姨太在晨曦中飘来飘去,空间的变化使她离人很远,虚幻的感觉得到了突出,好似来自另外的世界,这就是张艺谋需要的艺术气氛。

影片典型场景表现也是张艺谋进行影片创作的重要部分。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展现了大西北漫天遍野的红辣椒和黄玉米,这与原著中的江南水镇是截然不同的,红色与黄色成为张艺谋色彩世界的主旋律,这种色彩渲染成了强迫性的,是对视觉进行强烈冲击的色彩铺张,色彩的表现构成了影片环境,这样的变化源于张艺谋对色彩运用的熟练,适应了影片场景,同时也被观众所接受。红黄搭配的风格表现使影片从低沉、阴森变成了活泼、热烈的氛围,加大了人物的空间,影片韵味十足,对主人公的性格刻画也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将乡村的想象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乡村置于前台的表现,城市虚化,青花瓷中透露着父母的情感,读书声无异于天籁之音,几十年就这样远去。此片淡化了现实的纷杂,回避了现实的矛盾,利用叙事手法讲述了那个关于爱情、乡情等优美故事,乡村的宁静营造出了一个淡雅的,让人们神情向往的美好世界,张艺谋利用黑白强烈对比的表现,将回忆中美好的母亲形象展现出来,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影片中白雪的场景中的红色跃动,长久的等待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达到了一种唯美的境界,张艺谋将农村题材的电影找到了合适的电影表现意象,场景中的十八里坡透露出了一种时代的沧桑感,一望无际的红高粱,太阳光的照射以及荒野的气息都是自然之美。

张艺谋的电影在色彩的独特表现上和造型的艺术探索上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视觉上得到了审美体验,通过影片高潮的渲染和形式的夸张表现,情感冲击力和视觉冲击力极强,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张艺谋正是实践着他自己的电影理念和对视觉造型审美意识的独特表现。

三、导演风格的发展

张艺谋的导演艺术风格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反映出了一个特点,他追求一种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色彩、造型、叙事、情感等很多方面去渲染。同时,张艺谋也追求新鲜东西,在不变中求变,正是这种探索精神,他才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

张艺谋运用电影语言对影像的形式感和造型进行追求,通过色彩、场景等深入人物内心,张扬和压抑达到极致。他影片中的情节离奇,色彩奔放,气氛烘托得很热烈,爱恨进行了夸张表现,都书写着张艺谋的热烈情怀,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他的气息。例如《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电影叙事风格的尝试。《秋菊打官司》大部分使用非职业演员,运用偷拍的技法。《一个都不能少》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以及对贫困地区教师的真实描写,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全部采用真实人物进行拍摄,如广播员、村长、小学生,人物姓名都没有改变,他们一起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张艺谋将纪实性与意念结合起来,使画面和情节真实可靠,清晰明白,追求生活本身赋予的魅力,张艺谋实践了最大的贴近生活的方法。

影片《英雄》融入了张艺谋更多的思考,他在片中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对形式感的热爱。他的一系列电影中色彩的良好展现成为他导演风格的一个印记。色彩具有引导叙事的功能,《英雄》中的基本格调是黑色的,但是,导演通过选用红、蓝、绿、白四色完成了叙述。秦王和秦军是黑色的,威严之气,锐不可当。红色的基调与叙事也是一致的,红色包含了怒火和仇恨,在飞雪杀死如月之后,黄树叶变成了红色达到了极致。蓝色表现了冷静的态度,这是故事中较为真实的部分。绿色是和平和希望的意思,在残剑与无名的对话中,残剑心情归于平静,柔和的绿色增添了真实感,在最后一段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宫中飘进了无数的绿纱。白色意味着死亡,在残剑与飞雪结局上,都出现了凄惨的白色。

[参考文献]

[1] 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浪漫与忧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姜敏,金晓非.导演分析[M].石家庄: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3] 姜敏,黄钟军.电影作品赏析[M].石家庄: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4] 房海山,李甫.视觉英雄张艺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 朱玛,朱丹.世界著名导演的镜头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柴莹.文化视域中的张艺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 张明.与张艺谋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蔡琳(1985— ),男,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赵佳佳(1984— ),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推荐访问:影视作品 导演 色彩 表现 张艺谋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