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论我国职教改革方向

时间:2023-04-16 18:25:1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职业教育如何改革发展,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事,也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事。充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职教改革发展趋势,研究和探讨我国职教发展改革的方向,从政府、学校到教师个体,无疑会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思路,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走下去。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职业技术教育兴起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建立与发展的成熟时期,之后进入改革阶段,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工业发达的主要各国大都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时至1949年之前,因国家贫困和战争,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和较好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兴建,形成我国职教初步形态。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三十年来,职业教育从政策、制度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至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 767所,在校生达到2 0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共1 154所,在校生达900多万人,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总人数近3 000万人。

在我国职教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理论和操作方案也得到创新,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如何改革发展,不仅关系教育本身,也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研究和探讨我国职教发展的趋势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中国古语说得好:“知今宜鉴古”,认真分析世界主要国家职教改革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职教发展改革的方向。无疑会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思路,使政府、学校到教师个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总体发展趋势

(一)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为德国,尤其是为二战后的经济建设和经济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让企图照搬它的人望尘莫及。然而今天据资料介绍,德国每年有100万年轻人,其中80万人申请职业培训的岗位,而每年提供岗位为60万个左右,也就是说有20万人得不到培训的岗位。因此,国家通过政策争取各种措施推动职教改革:一是提出并实施“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行动计划,联邦政府提高继续教育资金作为实施这个计划的具体措施;二是提出“培训所有人”的职教机会均等化;三是注重培养“人的特殊职业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行家里手”。

(二)英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国家。但重视人文学术。轻视职业技术的文化传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次大战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步人崭新的发展时期,在80、90年代英国加强了政府干预职业教育的力度,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职业教育法案。其中著名的有青年培训计划(YTS)、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TVEI)以及青年培训(YT)等。这些法案也都是从增强英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基本出发点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一是实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履行认证机构、设计管理和调整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等职能;二是创建了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新模式,六个阶段是:提供信息与指导、起初评估与对以往学习的认可、制定单元目标、提供各种学习机会、经常性考查与学分积累、单元目标的实现;三是1993年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以学生身份的学徒取代以往的学徒。

(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以其学制的灵活性而著称,对于职业资格认证则采取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框架(AQF),从而保证了其权威性。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一是政府重视程度加强,如政府通过加大职教投入、更新职教设备、引进现代技术,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促进职教手段日趋现代化;政府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专门研究并制订了国家能力标准,开发能力本位课程。建立能力认可制度;--是大力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远程职教,实施职业教育网络化,教学逐渐通过计算机网络为个人发展服务,扩大职业教育生源,提高职教生存能力;三是办学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创办非公立职业院校;面向市场灵活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模块化,对于模块选择采取“用户选择”政策,并推出“培训套课”改革措施。

(四)加拿大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世界上成功的职教模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因学生智力不同引起的高中辍学率及与之相关的青年失业者的增加,国际竞争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产生经济结构的变化,企业极少参加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并很少分担相关经费等问题,拉开了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序幕:一是政府在联邦、省和地区建立“劳动力发展委员会”,改善职业教育与就业体系之间的协调性,评估和评价联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项目和制定加拿大职业技能标准;--是在行业和联邦建立职业教育的行业委员会,分析职业教育需求,开拓行业学习渠道,开发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举办职业继续教育活动等;三是在高中和社区学院采取实施个性化的职业咨询顾问项目、建立校企伙伴关系、开展合作教育、建立校办企业、重构职业教育体系和改革学徒教育制度;四是政府研究机构和社区学院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层面的研究等。

(五)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美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以立法推动职教发展。自1862年颁布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之后,又陆续推出台了《史密斯——休斯法》《乔治——里德法》《职业教育法》《职业训练协作法》《伯金斯职业应用技术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和指导着职业教育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作岗位中技术含量的迅速增长,不断改变着青年一代进入劳动世界的状况。美国针对这一现象,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更加注重对个人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达成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共识;三是推行STW计划,即“从学校到工作”进度计划,建立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的桥梁。

二、我国目前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认识与推动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在校生900万人规模,国务院、教育部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进行指导,形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行发展大好局面。并从2005年开始,职业教育已从规模扩张期转入内涵(质量)建立(提升)期。

2005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05年各地普通高职(专科)招生计划的通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决压缩社会需求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专业的招生计划;坚决制止不顾实际条件,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树立高职教育良

好的声誉。

2005年7月,教育部周济部长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加快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职业教育的质量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前,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最为关键的问题,一方面是必须加强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是必须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之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高,并形成一个整体文件,该文件对各级政府重视职业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方向,质量建设内涵。

2006年11月,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并分批遴选了100所院校进行立项建设,旨在通过示范建设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用他们的经验指导和带动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引领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2009年初,教育部在着手编制《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同时也反映了今后职教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问题。

高旭在《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中论及:重视职业资格制度,重视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举办形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马树超在《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中论及:信息技术必然推动职教的教学模式转型,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职教。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对于职教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多种形式途径,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说明职业教育要面向职业岗位、面向广大青年、面向各行各业。这势必引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改变传统学校封闭式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工学结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社会服务。但不同的学校,因专业结构、人才定位、就业方向、办学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互相模仿,只有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拘一格地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依靠国家立法,规范职业教育的社会行为

在校企合作和企业选人用人时,我国有广大的人力资源市场,选择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经过职业教育培训与否的灵活性大,没有执行劳动准人制度的硬性监督。企业缺乏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出台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规定企业在社会劳动力培训和使用中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使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获益。而这些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做到得,必须依靠国家立法,可以借鉴美国立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做法。

(三)改善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学校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办学。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层面,必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充分发挥政府对职业教育主导作用的同时。给予学校在人才引进、经费使用、职业培训、应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和政策允许空间;在引导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中,在学校引进企业项目后,在共同管理、经营、分摊成本、获取利益比例等活动中,都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许可。

(四)扩大国际合作,培训国际化技术人才

经济全球化需要各国更广泛开展经济合作,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大加快,势必引起学校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的变革中。更多地融人国际元素,更开放地吸纳和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技术,培养能够走国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国际技能型人才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五)加大课程改革,建立各校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课程建设的水平很不均衡,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与岗位能力、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的课程改革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而且,全国各地不可能按照统一方式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的模式也不一定要复制照搬,只能学习成功的理念,借鉴成功的经验。引导学校和教师进行全面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今后一段较长时间的改革方向。

(六)深化创业教育,真正促使学生具备创业能力

据文汇报报道“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大学生创业很少。职业院校学生可能更少,加强创业教育不是提倡人人创业,而是让一部分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凸显出来,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当前创业教育,一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也要对创业能力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就业指导方面既全面推荐学生就业,也鼓励和指导毕业生创业。二是要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将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与税务、法律等等与创业有关的知识纳入其中,实行模块化教学。为学生创业做好知识储备。三是开展项目教学,通过学生参与项目开发或通过开设专业综合课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业灵感,寻找创业着陆点。四是切实加强与企业联系,通过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兼职教师,用他们带来最新的技术、信息、政策等。激发部分具有潜质学生的创业激情,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七)开展培训服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可分割,提供培训服务既是职业教育的责任,也是充分利用职教资源的有效途径。面向行业、企业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开展针对性职业工种培训工作,并在与企业培训服务中,吸引企业关注,吸纳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学校要在合作中紧密跟踪企业技术,学习企业文化、研究企业制度,并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必须进行持续地深化改革,使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学校管理理念和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使广大教师真正具备自觉保障质量的教研意识和能力,将我国职教整体水平推向一个成熟的阶段。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对职业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到教师都是十分必要的。

推荐访问:职教 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 方向 改革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