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中学生参与意愿的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3-04-15 18:00: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按照授课对象可区分为社会学专业和非社会学专业两类,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对于非社会学专业而言,教学目标除了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外,还需要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用社会学的眼光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基本品质和综合能力,从广度上满足学生需求。在教学方式上,针对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户外参观调查并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如课时有限、 学生安全等), 加之学校对于课堂教学秩序的各种管理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学方法的践行。本课题以本校非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为对象,以“翻转课堂”为平台,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社会学概论教学之中,通过探索实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难点,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运用社会学的视野和方法观察社会,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根据本学期授课对象,调查对象是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37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70名,共计107名本科生。

调查结果统计

本调查主要是了解西北政法大学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关于《社会学概论》课程参与意愿的现状,呈现学生课堂参与意愿与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关系。

(一)学生对参与课堂活动必要性的认识

就《社会学概论》课程课堂活动参与的必要性而言,在99名有效个案中,87名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占比最高,为87.88%,认为不清楚和没必要的仅为12名,只占到12.0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参与《社会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活动。

而在87名学生中,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是多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对理解与分析社会现象有帮助、对专业学习有帮助、课堂讨论能激发学习兴趣,个案百分比分别占到73.56%、60.92%、55.17%;其次是认为参与课程设计与讲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课后作业能够巩固和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分别占比为42.53%、41.38%。而4名学生不愿意参与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课堂讨论的问题没有必要、这门课程不是专业核心课程, 浪费了专业学习时间;课后作业增加了学习负担、养成被动听讲的习惯,参与课程设计与讲授太麻烦。

(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意愿的状况

问卷中的参与课堂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和参与课程设计与讲授等三个方面。调查显示,選择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参与课堂设计与讲授的学生,占比分别为73.74%、56.56%和48.48%;采取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分别占16.16%、23.23%和20.2%;而选择不愿意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0%、20%和31%。整体来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内容的意愿较高,大多数学生有参与《社会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活动的意愿。但学生在三个内容的参与意愿程度上存在差异。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三个内容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参与课堂设计与讲授的学生占比逐次降低,而三项选择不愿意的比例依次上升。

问卷中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全程由老师讲授、老师在讲授中多提问和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某些章节的课程设计中来等内容。调查显示,学生喜欢老师在讲授中多提问和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某些章节的课程设计中的占比为50.50%,而选择全程由老师讲授的有效百分比为42.42%。可以看出一半学生喜欢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意愿,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

调查显示,学生对社会学概论课程参与意愿强烈,希望增加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积极利用翻转课堂,加强课堂互动,真正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动力。另外,从问卷中开放式学生问答情况也可以看出,其对目前授课方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课堂形式单一,主要是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少,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方面。对此,结合《社会学概论》课程主要内容及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特点等,以“翻转课堂”为平台,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社会学概论》教学之中。本文中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包括课后作业交流反思法、课堂发言讨论和翻转课堂法等三种方法。一般而言,理论部分更适合教师课堂讲授,不适合实行翻转课堂与课堂讨论。主题研讨开展可课堂讨论。论题部分、案例分析、阅读延伸、写作训练可以实现翻转形式。

(一)课后作业交流反思

课后作业类型有观摩课、课堂讨论或讲授后写心得体会与某一章节学习完毕布置书面作业等方面。比如学习“人的社会化”一章后,布置课后书面作业,题目一是“请结合实际,运用人的社会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个人的成长经历。”题目二是“结合实际,请谈谈大学阶段社会化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一周后上交作业。其旨在了解学生社会化经历及其特点。该作业设计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社会化概念的认识及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有更多了解。特别是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理论,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了解其个性,甚至还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及人格特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自我发展情况,构建人文性和科学性有机整合的精细教学方式。

(二)课堂小组讨论发言

学习了“社会角色”一章和“社会群体”一章的知识后,尝试参与式教学的第二种方法,引入课堂小组讨论发言实践。具体做法是: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准备一周,在下一周课堂上发言讨论,题目分别为“结合实际情况,请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或“请以社会角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以及“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趋势?”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洞察个人经历、个人困境以及成就与所处社会时代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三)翻转课堂

选取社会组织要素与结构一节内容,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这种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由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与课堂讲授。其具体方案步骤如下:

1、观摩课。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接触到的具体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性质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划分小组,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具体做法是在中国大学Mooc官网上注册后,利用课余时间线上学习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第六讲的内容,包括社会组织概念、组织结构、组织类型、组织运行等。学习中做好笔记,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记录有疑惑问题,可在线上或课堂向老师或同学交流反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设计与讲授。由组长负责,从组织协调、文献梳理、调研工作、PPT制作,课堂设计、成果展示与课堂讲解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小组工作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结,小组讨论后,每一小组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课堂上进行讲授;发言完毕后,大家共同讨论总结。

3、分享心得与体会。每一小组提交书面心得与体会的报告,进行分享。报告中应注明小组成员姓名和具体分工情况,以作为教师对学生实践环节打分依据。这是为了考察学习过程与效果。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主要是讲授人)写书面心得体会,总结其参与感受、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收获,从而把课后作业与课堂讲授这两种参与式教学法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探讨三种参与式教学法之间的有机关系,不断促进参与式教学效果的提升。

因此,尝试通过引入学生课堂发言讨论、翻转课堂法及课后作业交流反思法等三种参与式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认同度,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扩宽视野。

参考文献

[1]林锦屏.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体认一谈[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乔璐等.翻转课堂与参与式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耦合性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16期.

作者简介

汪小宁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乡社会问题研究

徐雅妮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研究

刘雨龙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推荐访问:调查研究 社会学 概论 中学生 意愿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