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几个哲学问题

时间:2023-04-14 21:05:0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全人类解放服务的理论,它代表大众利益,但是在新时期也面临一个大众化的命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本;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根。追本溯源夯实哲学基础,是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科学理论,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建设实际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种理论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它在不同国别传播,被统治阶级上升为意识形态,更体现在它要与一国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即经历一个大众化的过程,从而由一种外在的理论形态,转化为大众的内在认知,并外化为实际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一个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被中国人全面接纳的过程。哲学是各门学科的塔尖,哲学是智慧之学。挖掘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哲学理论基础和重要的哲学方法论,能从哲学这一古老学科中,窥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运用的哲学方法,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直觉感和理智的论证范式,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本

哲学实质上是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体把握,而世界的矛盾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性来体现的,所以哲学对世界的把握最终还是对人自身的把握。换句话说,哲学就是通过这种矛盾性来认识人自身,从而回答人是什么,人具有什么本质特性以及用什么方式来展现这种本质的问题。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曾就这个问题作过长时间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是由于没有找到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基本方式,即集中体现人的本质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其对人之为人的本性的回答带有虚幻性和片面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辩证和客观的角度出发,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来,人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也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从其现实性上说,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人具有自然属性,否定这一点就否定了人的存在的客观现实性,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表现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规定了人是通过社会实践在自然、社会、精神等各个方面贯通穿梭,另一方面则对人的本质特性做了基本的规定即人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总和的存在。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反映人的这种存在方式,人要通过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表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本体,马克思主义学科要与其他也以人为基础的学科,如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区别开来,就要彰显对“人”、“个体”、“大众”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在这个意义和境界下才能凸显“人学”的精神实质。

那种将人的自然性存在与社会性存在分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抽象“人性论”的哲学本体观,那种将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割开来并将一个方面推向极端的抽象“科学主义”或抽象“人文主义”的哲学本体观,显然都背离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和马克思主义存在的本质。而由这种不科学不全面的观点出发建立起来的哲学理论体系,当然也就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不能成为一个科学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实质是要深悟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观的精粹,用实践的观点和对人本质的深入思考,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基础。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本体论又是哲学认识论问题,也是由哲学认识论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①在解决存在与思维如何统一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辩证唯物论找到了把客观规律和主体思维连接起来的环节即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和科学性决定了我们选择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种结果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所经历的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我完善的具体体现。

任何体系的进步与完善,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吸取前人所创造成果加入自己合理新元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要在发展中不断有效推进,就应该在对各种理论因素、现实因素以及所有过去的人学观点和哲学理念的研究和吸纳、学习和融合中进行,对于这些理论和观点,我们既不能把它们简单的组合与混同,也不能把它们放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互相指责和否定,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性将它们的合理因素有机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推动此体系进步的理论形态。

人类社会和人类哲学所经历的发展史已经无可分辨地证明:到目前为止,只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真正在对各种思想的整合互补中建立起来的正确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一个百花齐放、海纳百川的大众化理论格局,才能真正做到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营造不断进步的理论氛围,也才能真正建立科学的、民族的、面向现代化和面向世界的支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更是重要的方法论,对它的理解和运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面对大规模涌入中国的西方社会思潮,中国人在不断实践中逐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曾经提到: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产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李大钊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最早的概括者,也是对实事求是作为这个进程之根本的最初规整者。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者们,在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提出“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义正言辞地反对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命题,就这样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开始。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是实事求是思想的最初表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毛泽东在此次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懂得和学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事求是要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哲学基础被确立。而这里讲的中国的具体实际就是中国人的实际,脱离了这个实际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

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毛泽东还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经过改造后的“实事求是”已经进入哲学最高领域,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和中国实际完美结合和嫁接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指引劳苦大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带领全国大众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而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再度表现,特别是“以人为本”思想,更体现了要让大众领悟马克思主义,要让每个个体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任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让每个中国人切实感受到要实现“中国人的梦”,就要让马克思主义脱下华丽的戎装,向大众鞠躬的思想境界。

结论

在各种社会思潮、哲学思潮以风靡之势莅临中国思想理论界时,我们要积极地去研究和学习,认真地去感受和剖析。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在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去思考和研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要强化对它的“元认知”论证。但不可否认其他哲学思潮对于它的影响无疑不容忽视。扬弃是自觉选择的过程,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于层出不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成果,我们要深入剖析它们对当代中国理论建设的影响,要进行正确的人为的注入和引导,让这种取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营口市委党校、东北财经大学)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1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推荐访问:几个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试论 哲学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