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时期从宫廷仕女到市井人物绘画题材的发展与变化

时间:2023-04-14 10:30:09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发展中最早的画科,它包含了道释、仕女、肖像、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具有最广泛的教化功能和社会公用。从汉代开始,几乎所有的画师都掌握画人物的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人物画题材愈益丰富,技法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唐宋时期其发展达到高峰并逐渐成熟。题材的扩展使人物画走向成熟,唐代人物画以宫廷仕女题材为主,发展至宋代,人物画中出现了明显向世俗题材拓展的现象。

关键词:人物画;题材;唐宋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064-02

唐代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五代十国依然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我国宫廷画院的建立,始于五代时西蜀和南唐,画院的建立推动了绘画的发展。宋朝绘画在五代十国的基础上得到继续发展。山水、花鸟、人物独立分科并互相影响,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宋代人物画在爱好绘画的徽宗皇帝的影响下更是蓬勃发展,人物画表现的主题逐渐由皇室贵族转变为民间百姓,以表现平民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宋代人物画的特色。

在唐代到宋代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物画创作题材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唐代以宫廷仕女为主,至宋代出现了明显的向世俗题材拓展的现象。为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论文就这段时期人物画题材的转变进行论述,通过对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分析,加深对人物画题材的了解和认识。这篇论文对人物画题材进行详细分类,对唐宋时期人物画题材的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具体画作分析社会背景对人物画题材的影响。

一、唐宋时期人物画发展的背景

唐宋时期人物画的全面发展和高度繁荣,这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的。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初唐的绘画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高度,尤其到了盛唐,政治昌明、经济强盛、文化繁荣。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一批出色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如李白、杜甫、韩愈、阊立本,吴道子、王维、曹霸、韩干、张萱、周昉、张旭、颜真卿、柳公权,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成就,并且流传千古。而其中绘画艺术高度发展,绘画题材越来越广泛,名家辈出。人物画在当时绘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是地位。当时西域的文化传入中原对唐代的绘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于阗国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带来了凹凸晕染法和西域的新风格。唐太宗李世民积极利用书画来反映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以此配合政治的统治。这一政治需求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多地是用来歌功颂德或反映贵族多方面生活。

安史之乱后,人物画的发展继承了唐代的余音,出现了像顾闳中、周文矩、贯体等一系列十分杰出的人物画家。我国宫廷画院的建立,始于五代时西蜀和南唐,画院的建立推动了绘画的发展。

宋朝绘画在五代十国的基础上得到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宫廷画院、文化氛围、丰富的社会生活以及承袭五代的绘画传统,为宋代人物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李公麟、苏汉臣、张择端、梁楷、李嵩、李唐、萧照、法常等一系列杰出的人物画家。山水、花鸟、人物独立分科并互相影响,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宋代人物画在爱好绘画的徽宗皇帝的影响下更是蓬勃发展,人物画表现的主题逐渐由皇室贵族转变为民间百姓,以表现平民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宋代人物画的特色。

二、唐宋时期人物画题材的发展过程

(一)唐代宫廷仕女画的繁荣——富贵自足

表现贵族妇女的仕女画在初唐时期就有发展。唐代是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在画法上又独特的创造,题材也比以往更加广泛,涌现出许多善画人物的画家,如闫立得、阎立本兄弟,吴道子,还有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等。唐太宗李世民积极用书画来表彰功勋,在绘画上出现了歌颂政治统一和国家强盛的作品,或者反映贵族多方面的生活。

仕女画产生并集中于宫廷画家地创作之中,自盛唐开始走向繁荣,成为人物画的主要题材之一。张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绘画题材上改变了汉魏以来“烈女孝子的传统,转向了现实生活,对我国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唐代仕女画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朝名画录》写道:

“张萱,京兆人也。尝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宫苑、士女,名冠于时。善起草,点簇景物,位置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又画长门怨词,摅思曲槛亭台,金井梧桐之景也。又画《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望月图》,皆多幽思,愈前古也。画士女乃周昉之伦,其贵公子、宫苑、鞍马,皆称第一,故居妙品也。”

其中“画士女乃周昉之伦”,无疑是对张宣至高的评价。

张宣在宫廷任职,根据皇室的指令作画,画宫廷贵族的活动,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当时贵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模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描绘的是唐代妇女劳动的情景。全图画妇女12人,年齡不同、姿态各异、神情有别,分成三组,分别为捣练、织绣、烫平,通过情景将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极富生活情趣。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骑马游春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宫廷贵族妇女的生活。此图展示出盛唐时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贵妇们游春时悠闲懒散状态,整幅画面传达出欢快喜悦的情绪和气氛,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放浪迷醉的生活。

继张宣之后,周昉将唐代的仕女人物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周昉擅画宗教和人物画,尤其以仕女画著称。被后人评为“画仕女,古今冠绝”,他的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描绘出了宫中贵妇人典型的游玩生活状态,画中妇女发髻高耸,服饰华美,具有一种富丽的唐画气象。

从上述传世作品来看,唐代仕女画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宫廷贵族的生活,大多表现出一种富贵自足的形态。画中这些珠圆玉润、丰腴肥美的妇女都是当时现实人物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要求。

(二)五代承前启后——闲适倦慵

五代十国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

南唐的人物画创作,重点在于帝王贵族的游乐生活。陈修在《阳春集·序》中说:“金陵盛世时内外无事,亲朋宴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倚绿竹歌之,所以娱宾遣兴也。”这就充分体现了衰变中的贵族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说明门阀和皇室贵族已经走向没落和颓废,这时的帝王也更多地显示出其贵族兼文而非尚武的气质。文人在社会的颠簸动荡中不得不思考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多为消极的厌世和及时行乐。所以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主要还是沿袭唐代宫廷生活,除此之外,以名士、隐士为主题的作品数量增多。

表现南唐贵族生活的画卷,以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最具代表性。《韩熙载夜宴图》是后主李煜命顾闳中与周文矩二人分别描绘大臣韩熙载私生活的画卷。

与顾闳中同时受命画韩熙载夜宴生活情景的周文矩,作为画院的待诏,他的资格比顾闳中更早。周文矩的传世作品多为贵族仕女的生活画卷,如《重屏会棋图》、《文苑图》、《宫乐图》,周文矩的仕女画继承了唐代周昉的风格,画风纤丽。他的代表作《重屏会棋图》描绘的是南唐中主与诸弟会棋的情景。在中央的观棋者为李璟,对弈者为景达和景狄,人物身后的屏风上画着白居易偶眠的诗意图,图中又有山水屏风,所以画的名字叫《重屏会棋图》。他的《宫中图》是描绘妇女生活的长卷,真实的反映了宫中生活的优裕闲适。

五代十国的人物画,像盛唐时期那种欢愉升平的题材已日趋减少,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琐事。人物画创作表现的视野从宫廷贵族、文人雅士转向市井小民、贩夫走卒,技法在唐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

(三)宋代市井人物画的蓬勃发展——趣味横生

宋代的人物画显示出向世俗题材拓展的倾向,表现城市和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

北宋前期的人物画创作活动,大体都与宫廷画院有关,当时画院的画家基本来自五代,而五代的画风基本是承袭唐代的,尤其是吴道子的画风,所以,北宋前期的人物画基本是在吴道子的画风下展开的。当时的统治者十分善于利用宗教和绘画巩固自己的政权,出现了大量宣传政教和宗教的壁画。

描会城乡风俗的人物画,在北宋前期就已经发现,文献记载中有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和叶仁遇的《淮扬春市图》。(世界美术通史)这种描绘城市生活的风俗画适应力百姓的世俗趣味。

描绘城市农村生活的风俗人物画,在北宋后期、南宋前期达到高峰。

北宋后期的人物画,仍是以宫廷画院作为创作的重心。画院内外涌现出一大批风俗画的高手,如张择端、苏汉臣、阎次平、李嵩等,他们既描绘传统田园风俗的内容,也描绘新兴市井风俗的内容,几乎包罗了宋代中下层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最具代表性。《清明上河图》以连贯的长卷形式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的富庶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种种人事活动。

南宋时期的风俗画比北宋时期更加豐富多样。城市经济的繁荣唤起了画家对世俗生活的兴趣,画家的创作转向了平凡的生活趣味。

这些作品真实的显示出宋代人物画向世俗题材拓展的现象,表现出宋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宋代的风俗画显示出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入微和对世间百态的出色表现,体现了画家对世间人性的体会和思考。

虽然唐代也有一些取材于平民生活的风俗画,但流传下来的不多,到了宋代才真正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仕女 唐宋 市井 宫廷 绘画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