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理论下诗歌衔接连贯研究(续篇)

时间:2023-04-13 20:05:08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传统的衔接手段把语法衔接手段作为表层语言衔接手段,揭示其对篇章的功能。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运用韩礼德的语法衔接手段之一—照应进行分析,目的是探究照应对诗歌深层次的语义连贯和其对主旨表现作用,为学习英文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照应 功能语法 连贯 诗歌主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4-108-113

引言

诗歌领域的衔接连贯,已有许多专家进行分析,但大多都是从格律、音韵、逻辑、诗歌语境、意象和词汇等手段上进行分析,而从语法手段上重点分析诗歌的衔接与连贯,探析诗歌的衔接连贯在表达意义和表现主题上的著作却鲜见。照应对诗歌的具体作用的分析则更为少见。因此笔者就功能语法角度下语法衔接手段中的照应对诗歌进行分析,以求对诗歌语义连贯分析和主旨揭示提供一种崭新的方法。

我国的功能语篇分析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方立、胡壮麟等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引进,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虽然只经历了短短三十多年,但成果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7年—1987年这十年,主要关注英语信息系统、语域等问题,注重语篇理论的研究(朱永生1986,1987;张德禄1987a)。1988年到1998年这十年,语篇衔接连贯成为了研究重点。胡壮麟(1993,1994,1996)从多个层面对衔接连贯进行了探究,包括音系、句法、词汇等层面,扩大了衔接范围。任绍曾(1995b,1996)〔1〕研究了英语时态、英语名词指称等语法现象的语篇功能。范文芳(1997)探讨了语篇中语法隐喻的相关问题。这时期研究的另外一个方向是语篇体裁的研究,功能文体学和英汉对比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张德禄(1998)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并运用它们对研究文学语篇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强调文体的功能特征。杨信彰(1995)探讨了英汉语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同。这十年的研究中不难看出,语篇分析的研究视角逐渐扩展到了时态、语法隐喻、语篇体裁、语篇文体和英汉对比方面。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功能语篇关注重心是从不同角度探讨语篇分析的理论和应用问题。随着语篇体裁、语篇连贯与衔接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英汉语篇的对比、功能语篇的翻译和实践成为亮点。如张德禄、刘汝山(2003)〔2〕在《语篇连贯和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中探讨了衔接连贯在语篇中作用,提出了新的衔接连贯理论,并把此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翻译、语篇分析等领域中。英汉对比方面,如苗兴伟、朱永生、郑立信(2001)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和彭宣维(2000)〔3〕的《英汉语篇综合对比》等。翻译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如黄国文(2006)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从多个层面探讨了古诗词英译分析的语言学途径。

整体来看,国内的英汉及翻译语篇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等功能语篇分析的研究趋于成熟而稳定的发展,这也说明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可操作、适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理论。

语言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三大功能实现方式不一样,但却构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共同实现语篇。语篇功能考察语言信息组织的特点,有主位推进、信息结构、衔接与连贯等子系统。一个语篇可以用三大元功能来分析,但仅此并不够,因为三大元功能受制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Halliday, 1994a/2000)。功能语篇的分析步骤与其分析目标和分析方法紧密联系的。黄国文(黄国文, 2002a;黄国文,葛达西2006)〔4〕等认为,功能语篇分析可以采取六个个步骤:观察(observation)-解读(interpretation)-描述(description)-分析(analysis)-解释(explanation)-评估(evaluation)。在分析语篇时,并不是依次完成以上六个步骤,而是根据研究者的研究水平、研究目标、时间等因素来决定的。黄国文(2010;314)〔5〕指出:主题的突显大多是通过语篇的组织结构来实现,语篇结构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一篇文章的呈现通常需要一定的形式来支撑,形式的选择是为了让文章主题表达的更为鲜明生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因此,综上所述可见,深入研究诗歌的衔接和连贯不落俗套,结合功能语篇分析六大步骤及背景知识尝试解读诗歌主题意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Halliday和Hasan在《英语中的衔接》提出的定义,即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语义上的一种关系,而语篇连贯则是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得以实现的。(Halliday and Hasan,1976;18)〔6〕。语言学界一般认为韩礼德和哈桑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标志着衔接理论的诞生。 Hasan(1984)认为衔接是对一种“网”的细节所进行的词汇-语法描述,而连贯是这个网强加给感觉规则的结果。两人首次提出衔接的两种方式: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并且提出英语的语法衔接手段有五种手段,包括指示(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Halliday and Hasan,1976;21)。但此时的衔接概念已经没有了最初的语法的结构部分,即“依赖关系”和“链接关系”。与此同时提出“组篇关系”这个概念,并认为衔接只是众多组篇关系中的一种。Halliday和Hasan在Language.Context.text 一书中指出,衔接包括结构性和衔接性。结构性衔接有主位结构(主位、述位)和信息结构与焦点(已知信息、新信息)。衔接性有照应、链接、词汇衔接、省略和替代。韩礼德指出,照应是文章前后呼应意义连贯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篇章中有一种词语“激活功能”,即:将语段中其它词语“活化”的功能(Halliday & Hasan,1976)。照应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是一种衔接手段、属于语法衔接的范畴(Halliday & Hasan 1976)。照应是说话者表明正在谈论的是否在语篇的其他地方的重复的一套语法资源(即我们已经谈过它),或它没有在语篇的其他地方出现过(即它对于我们是新的)(Thompson ,1994)〔7〕。根据指代对象的不同,Halliday和Hasan把照应划分为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即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黄国文,1988:90)〔8〕。它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和指称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

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是运用话语情景中的功能,通过人称类别表现的照应(Halliday & Hasan, 2001)〔9〕。人称照应有两种类型:篇章内部照应和篇章外部照应。外照应所指实体存在于篇章之外,需要通过语境去寻找所指。而人称照应的篇章内部照应所指代实体存在于篇章内部。(Thompson, 2004:16)〔10〕。简而言之,照应分为内照应(endophoric)和外照应(exophoric)。照应是说话者用于表明某一成分是否在前文出现过并得以重复,或者是说还尚未在语篇中出现的语法资源。换句话说它们分别指语篇内的语义关系和语篇之外的语义关系。

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是指用指示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以及冠词等所表示的照应关系(Halliday & Hasan,1976:38)〔11〕。在指示照应中,发话者是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远近来确定所指对象的,在指示照应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是以发话者所在的时间和位置为参照点的。就指示词所指的空间和时间概念来说,this,these,now和here指近指,that,those,then和there指远指,而定冠词the是中性的。同人称照应一样,指示词也经常用于外指照应,即指称情景语境中的事物或者以发话者所在的时间或位置为参照点的时间概念,甚至有时指示照应是通过手势等伴随动作的配合来实现的(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6)〔12〕 。

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就是在语篇中利用照应结构建立起一种对比关系。比较照应指的是比较事物异同的形容词或副词,及其比较级所表示的照应关系。由于任何比较至少涉及两个实体或事态,所以当语篇中出现表达比较照应的词语时,受话者就会在上下文中寻找与其构成比较关系的其它词语。(朱永生,2006)对,比较照应系统的语法分类。第一类表示“认同”的词语:the same,same ,identical, equal, identically。第二类表示“总体相似”的词语:similar, additional, similarly ,likewise 第三类表示“不同”的词语:other ,different, differently, otherwise 第四类表示“具体比较”,better和 more等比较形容词和量词以及so, less, equally。胡壮麟( 1994: 62) 〔13〕 把比较指称( 即照应) 分为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1) 一般照应是就事物的异同进行的比较, 不涉及事物的任何特征, 只比较其相同性、相似性或相同性。2) 特殊比较是就事物的数量或质量特征进行的比较。

一、 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

(一)第一、二人称照应。第一、二人称照应属于外照应(exophoric)。外照应的使用是最原始的一种,经常出现的有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I, me, mine we, us, our, ours),因为I 指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而不是上篇文章出现过的人物,而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现实中的人物,也可以指对话或上文出现的人物(Halliday and Matthiessen, 2004;198)〔14〕。外照应指的是篇章中的某个成分的参照点不在照应词所在的语篇中而是存在于语境之中。很显然内照应的参照点存在于篇章之内。虽然照应成分不在语篇之内,不对篇章构成衔接关系,但是外照应对于语篇语义连贯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Halliday & Hasan,1976: 33)〔15〕尤其是其结合情景语境构建篇章语义的连贯作用。本文摘取拜伦诗歌 I Would I Were a Careless Child 中的前两个诗节进行分析。I would I were a careless child, /Still dwelling in my High cave,/Or roaming through the dusky wild,/Or bounding o’er the dark blue wave;/The cumbrous pomp of Saxon pride/Accords not with the freeborn soul,/Which loves the mountain’craggy side,/And seeks the rocks where billows roll. 2 Fortune! Take back these cultured lands,/Take back this name of splendid sound!/I hate the touch of servile hands,/ I hate the slaves that cringe around./ Place me among the rocks I love,/Which sound to Ocean’s wildest roar’/I ask but this —again to rove /Through scenes my youth hath known before. 本诗的前两个诗节中,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的代词,共计8次。根据照应理论,“I” 指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而不是上篇文章出现过的人物,而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现实中的人物,也可以指对话或上文出现的人物(Halliday and Matthiessen,2004;198)〔16〕。第一人称代词指代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而非篇章中描写的人物。文中的“I & me”直接定位外部人物,即诗人自己。此时就很容易得出第一诗节描写的就是诗人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描写了孩提生活时期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种种美好。一方面,诗歌的第二节开头直接抒情希望收回土地和荣誉称号,但是并没有指出诗人希望收回谁的土地和荣誉称号。韩礼德指出,照应是文章前后呼应意义连贯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篇章中有一种词语“激活功能”,即:是语段中其它词语“活化”的功能(Halliday & Hasan,1976)。正是由于这种“激活”,才会使得我们想到接下来的“i & me”就直接揭示了是诗人希望收回自己的土地和荣誉称号,这样一来就和第一诗节自然连接了起来,即,这种愿望不是别人的依然是关于诗人自己的。从另一方面看“I hate the touch of servile hands,/I hate the slaves that cringe around”表现出了诗人生活环境变化后的厌恶情绪〔17〕,这种厌恶情绪和诗人希望收回自己土地和荣誉称号在语义上是连贯的。“I”的出现就很好的避免了语义中断的情况。诗歌中第二诗节中前两个“i”所描写的内容和后面几句描写内容虽然不是同一方面的,即一个是“厌恶情绪”,另一个是诗人的“希望”,正是由于“I”的出现才使得这个诗节的语义连贯,即是诗人自己的心理活动。第二诗节的末尾也同样以带有第一人称代词的句子“I ask but this —again to rove /Through scenes my youth hath known before”来照应第一诗节开头部分。这两个诗节中的开头部分都是以第一人称代词“i”为起始祝愿的句子,前后达到了照应的效果。其次,第二诗节中的“I ask but this —again to rove /Through scenes my youth hath known before”描述的是诗人从小熟悉的故国风光,和第一诗节中描写部分形成了一种回顾照应。“i”话语主题,该主题从一个句子连续下来成为话语中的突出部分。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诗歌题目中本身就透露出了诗人的意图,即对儿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六岁前跟随母亲生活在贫困的苏格兰农村,十岁时有幸继承了伯祖父的遗产,男爵即附属财产,但是诗人却很厌恶这种生活),正是由于这种对伯爵生活的厌恶,才使得诗人一直向往孩提时代贫穷但却美好的时光。这种情绪始终贯穿在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即“i”是通过建立语篇与情境语境的联系来参与语篇的构建,达到语篇语义的连贯,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照应成分不在语篇之内,不对篇章构成衔接关系,但是外照应对于语篇语义连贯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Halliday & Hasan1976: 33)。

(二)第三人称代词照应。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现实中的人物,也可以指对话或上文出现的人物。但多数情况下是指文章中出现过的人物。 此处采用拜伦的诗歌Hymn of the Spirits 为例进行分析。Hail to our Master!—Prince of Earth and Air!/Who walks the clouds and waters -in his hand/The scepter of the elements, which tear/Themselves to chaos at his high command!/He breatheth —and a tempest shakes the sea ;/He speaketh —and the clouds reply in thunder;/He gazeth —from his glance the sunbeams flee;/He moveth—earthquakes rend the world asunder./Beneath his footsteps the volcanoes rise;/His shadow is the Pestilence ;his path/The comets herald through the crackling skies;/And planets turn to ashes at his wrath./To him War offers daily sacrifice;/To him Death pays his tribute; Life is his,/With all its infinite of agonies— /And his the spirit of whatever is! 在本文短短的16行诗中就出现了4次“he”10次“his”2次“him”1次“its”。第三人称代词多数情况下照应前文出现过的人物,而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是运用话语情景中的功能,通过人称类别表现的照应(Halliday & Hasan, 2001)。根据照应理论中的这两点以及诗歌描写话语场景中的中心人物“Master”,也即是精灵们的歌颂对象。可知诗中的“he”“him”“his”都是指代诗歌中第一句中的”Master”。 后文描写了“Master ”出现时的各种现象无疑也是关于“he”的。当指称同一对象的词语在语篇中先后出现时, 就形成了一条“共指链”,共指链能够起到使语篇或语段前后贯通的作用。这种“共指链”是由“he & his & him”前后照应得以实现的,进而达到了语义连贯作用。首先,诗歌中的第5到8句描写的是“Master”发出各种动作后对世界万物造成的影响,这四句本身形式一致,是一种衔接方式,同时也营造了此处“语义模块”是连贯的。诗歌的9到12句虽然句式的形式不同,但是同样营造了此种情况下语义的连贯。而这两小部分的描写内容不同,但是在语义上确实是连贯的,都是“Master”的种种劣迹,对地球生灵造成的危害。而这8句话的动作发出者都是 “he”但是“he”究竟是谁,我们无从得知,也只有结合百科知识——西方世界著作《曼弗瑞德》中的人物阿理曼,他是古代波斯宗教神话中的罪恶和黑暗之神。从认知学角度分析,话题主题是一个心理实体,其信息状态是突出的,正是由于这种突出,主角的中心地位便在读者心中确立,并且使用代词“he”保持这种始终突出的位置。很显然,读完整首诗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黑暗之神力量和影响之大。但诗人创作本首诗绝不是单纯为了表现黑暗之神力量的强大,诗人一定是想通过他来表现某种思想,或者是自己的感受。根据Langacker的观点,突显性(prominence)影响语篇主题的选择。“he” 是突显成分,也就是信息主题,再加上诗中其它词汇透漏出的信息以及本首诗的创作背景知识,也就是诗人的生活年代是充满民族压迫的,而诗人却又是对自由充满向往,当时人们的“奴性”可谓是充满了愤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诗歌中的阿理曼和火山、瘟神、彗星等事物可以说是和当时那个年代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照应。

二、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

指示词所代替的是人物及概念,经常使用的有this, that ,these, those, here, there, now, then等。指示代词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使上下诗行得体的连贯起来,使整首诗韵律工整。如I Saw Thee Weep I SAW thee weep——the big bright tear/ Came o’er that eye of blue;/And then me thought it did appear/A violet dropping dew;/I saw thee smile——the sapphire’s blaze /Beside thee ceased to shine;/ it could not match the living rays/ That fill’d that glance of thine. 2. As clouds from yonder sun receive /A deep and mellow dye,/ Which scarce the shade of coming eve/ Can banish from the sky,/Those smiles unto the moodiest mind/Their own pure joy impart/ Their sunshine leaves a glow behind/That lightens o’er the heart.诗歌第一节中,“then”在时间顺序上很好的衔接了前后两种状态,即把“我”看见你流泪滴出晶莹的泪珠和我把泪珠想象成紫罗兰滴出澄洁的露水这两种场景衔接起来。第二诗节中最后一句诗行中的“that“指代了前文中的 “glance of thine”或者说是 “sun”,因为诗人把女人的娇艳目光比作太阳光芒。“that“首先是和“Their sunshine leaves a glow behind”中的“sunshine”融会贯通的。既然诗人在本诗的第二节开头把少女目光比作是“sunshine“,紧接着描写了 sunshine 的作用,最后一诗行虽然用了“that”,但是很明显还是指代“sunshine”.如果进一步探究,由于诗人把“glance of thine”比作太阳光芒,由此推断,“that”指代的就是“glance of sunshine”。既然本诗最后中心落在了sunshine 对“我”的影响,不难看出“我”对少女的眼神是多么的眉目传情。“i”指代现实世界中的人物,那么由此推出是诗人自己对少女眼神的流连忘返。从全诗来看,少女的眼神贯穿整首诗歌之中,使整首诗歌是语义连贯一体的。如果指示代词“that”解读不清,可以说对诗歌的理解会造成很大的影响。“that”看似只是衔接手段,但其对诗歌语义的体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本诗歌中出现了很多次的“the”. “the” 本身没有词义,但是当它和其他词语一起连用时,能够起到对词义的限制作用,是对已知信息的照应。“The ”和其它词语一起使用时,整体可以是外指,也可以是内指。既可以是前指,也可是下指。在本首诗第一节后四句中,it指的是 “the sapphire’s blaze”,而嫣然的目光“the living rays”指代的是 “glance of thine”。有了the之后就把 “living rays”的语义限定在了“thee“的身上,而不是其他少女的身上,是诗人认识的这位姑娘。The 对语义限定之后,就能够使诗歌的理解和语义的连贯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

正如朱永生先生所说,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就是在语篇中利用照应结构建立起一种特殊对比关系。比较照应指的是比较事物异同的形容词或副词,及其比较级所表示的照应关系。由于任何比较至少涉及两个实体或事态,此处研究主要是从涉及到的两个事态的异同。在上文拜伦诗歌 I Would I Were a Careless Child 中,第二节最后一句中出现了“wildest”,由于所在诗行上一句说出了把诗人放回儿时酷爱的山丘,由此可以推断出最狂野的海浪声是诗人儿时嬉戏时附近的海边,这里的海浪无疑是诗人认为是世界上最狂野的,但也是最有趣的。这也就说明此处的比较照应是外照应。在本首诗歌的第五节出现了表示认同的词语是the same,“Give me again a faithful few, in years and feelings still the same”根据这句话的意思,“the same”指代的是“years and feelings”也就是说此时的诗人希望得到以前童年时的那种年龄和心情。为什么诗人会有这样的渴望呢?此诗句之前的二、三、四、五节中一直描写了诗人地位变化后,诗人所处的贵族生活圈内,令诗人厌恶的门第、权势种种现象,这是诗人所不能忍受的,所以诗人渴望原来童年时虽然贫穷但美好的心情。从整首诗看,第一诗节中快乐童年生活和第二三四五诗节中描述的贵族门第、权势、金钱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是诗人厌恶贵族生活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和题目也形成了照应。

结 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关为基础探究了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手段在诗歌中的衔接连贯作用。是表层显性手段和深层语义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诗歌是诗人借助各种手段进行人物创造,抒发感情,表达诗人的自由思想,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所以诗歌在题材,形式和词汇选择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就要求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在上下句联系和照应上做到语义连贯并且和主旨相统一。从探究结果上看,照应的衔接方式对诗歌语义连贯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直接影响到诗歌主旨表达效度和生动性。同样,笔者认为语义的连贯和主旨的表达对衔接手段的表达也有一定的要求,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任绍曾,1995b,英语时态的语篇功能,《外国语》(3)22-29

〔2〕黄国文、葛达西,功能语篇分析〔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Halliday,M.A.K&Hasan,R.2001. 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5〕Thompson,S.1994:Aspects of cohesion in monologue. Applied

Linguistics15:58-75

〔6〕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7〕Halliday,M.A.K&Hasan,R.2001. 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8〕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9〕 Halliday M A K,Hasan R. Language,Context and Text 〔M〕.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35 - 38.

〔10〕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1〕Halliday,M.A.K&Hasan,R.2001. 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2〕 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C.M.I.M.200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Hodder Arnold

〔13〕 张德禄,刘汝山.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4〕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5〕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6〕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7〕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82-183

Some Poems Continuous and Connected Research Under the Cohesive Theory(Continuous Study) Used Bailun’s Poems as an example

Shao ning Sun Fangqin

Abstract: the grammatical cohesive methods were treated as the surface language cohesive devices to reveal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semantic coherence and the theme of poems and by using the grammatical cohesive methods of Halliday—reference under the structure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so as to provide a new method to appreciate English poems.

Key words: reference: functional grammar: coherence: theme of poem

责任编辑:汤苏婷

推荐访问:连贯 续篇 照应 衔接 诗歌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