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一代“女人”的命运

时间:2023-04-13 18:05:0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三国演义》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以男性社会为中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女性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只能够充当配角,历来不被人们所关注,在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地位是卑微的,然而,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一部《三国演义》,既演绎了一代英雄的命运,也演绎了一代女人的命运。

关键词:《三国演义》 女人 命运

引言

《三国演义》所展示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军事斗争画面,在这幅画面中,各种各样的男人之间勾心斗角,争夺政治权利,他们文韬武略、运筹帷幄,想要掌控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而女性形象很难被提到一定的高度。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女性是压迫和歧视的,女性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不少书中的女性形象也被男性作家歪曲和丑化,以利于维护男性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本文对《三国演义》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尽管这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很少,却同样有其研究价值,《三国演义》同样演绎了一代女人的命运。

一 《三国演义》女人命运综述

《三国演义》中故事的发生背景是东汉末年,以吴、蜀、魏三国的三国鼎力局面作为故事线索,将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政治军事斗争呈现了出来。时代背景奠定了这部小说的“刚性”基调,崇尚文韬武略是这部小说社会中的主题思想,因而,这部小说中的男性,大多以彪悍、粗犷、睿智、勇猛的形象出现,而相比之下,女性形象就显得单薄许多,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还是在人物数量的设定方面,都不及男性形象的精心勾勒,小说中的女性,数量较少,描述不完整,使得读者在阅读整部小说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正确地捕捉到具体的女性形象的影子,寥寥无几的女性形象往往会被忽视和遗忘,也就不可能深入的进行研究与分析。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提到关于《三国演义》之中男人之间的军事斗争过程中,女人始终穿插其中,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也就是一部英雄和美人共同创造故事的小说。

尽管《三国演义》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述寥寥无几,但是,通过精心研究,仍然可以发现,在弥漫着战争硝烟和政治迷雾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形象无论是貌美如花还是平庸丑陋,无论帝王将相之女,还是一个平常人家闺女,其在当时那个战争不断的时代里,必定都是长期处于痛苦之中,在战争慌乱的背景下苦苦寻求生存,但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女人的命运不但悲惨,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格和人道可言,因此《三国演义》也被称之为是一首女人的历史悲歌。

二 《三国演义》女性悲剧的表现形式

1 政治斗争中的悲剧

从整体而言,《三国演义》是一部描述政治风云和军事斗争的小说,小说中处处是智谋的较量、权利的倾轧,而在这一场又一场的斗争中,男性始终是争斗的主导者和发动者,处于主要的地位,而女性则处于次要、被支配的地位。女人在这些频繁的战争中,始终没有脱离其纷繁复杂的政治关系,其结局的悲惨也就可想而知。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曾说在母权制被推翻的那一天,也就是女性角色悲剧的到来,在一个家庭中只要男性开始对其权柄掌握,那么随之也就是妻子地位的降低,没有人在乎她们的感受和理想。

2 政治斗争的工具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重要女性角色,她本身是一名歌姬,具有出色的容颜和歌技,在她看到王允眉头不展的时候,也就明白他一定是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貂蝉出于报答王允养育之恩的心态,表示但凡需要貂蝉出力,就一定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到。于是,王允将自身存在危险向貂蝉细说之后,就将自己的处理办法明确地告诉貂蝉,也就是利用貂蝉实现吕布和董卓之间父子反目的计谋,之后借助于吕布的力量将董卓杀害,当即貂蝉表示“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由此可见,貂蝉已经作好充当政治斗争工具的准备。

为了完成王允所交代的任务,貂蝉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浪费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期间先后为委身于董卓与吕布之间,挑拨离间、左右逢源,终于使得董卓父子兵戎相见、反目成仇,借助于吕布的力量,铲除了奸雄董卓。貂蝉的深明大义,得到了理解她的人的赞扬:想要做西施非常的容易,但是想要成为貂蝉却非常难,西施只需要将吴王哄高兴了即可,但是貂蝉不但要把董卓哄好,同时也要将吕布哄好,在两个人面前装出两个不一样的面孔,确实非常困难。毛宗岗认为就貂蝉的历史功绩就已经足够为其个人著书立说。

另外,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女性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徐庶的母亲是徐庶投靠曹操的诱饵;甘糜中的两位夫人,是曹操说服关羽投降的砝码;诸葛亮巧借《铜雀台赋》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使得二乔成为诸葛亮激怒周瑜与刘备合作抗吴的导线。

在整部小说中,“女丈夫”、“衣服”均是摆设,其作用就是对英雄人物的义举进行点缀。同时“衣服”和以上被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也有一定差异,“衣服”的一生全权属于另一半,就像是在甲骨文中,女子跪着的形象也就是“女”字,跪着手里再拿一把扫帚即为“妇”字,甚至“威”字也就是将古代武器“戌”放在女人的头上。例如,在小说中有刘安杀妻献肉一段,刘安仅仅是因为无法用野味招待逃进来的刘备,就将妻子杀害做肉,在最终刘备得知,也仅仅是感伤称谢,最后曹操赐百两金即过。在那个时代里女人地位竟然可以低贱到这种地步。我们也就不难从这一故事中看出,在当时男性眼里的女人只不过是一件可以随意丢弃的衣服。在一个将男性作为本位中心的强权社会里,根本没有对女性赋予过多的关注,另外在其它小说中——《水浒传》,也将英雄和女人的对立关系进行了呈现,小说中几乎均将英雄角色塑造成了一位不近女色、无情无义之人,他们的生活也仅限于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就连文中唯一的一丈青扈三娘,也最终被自己的“仇人”宋江送给了自己的手下败将——矮脚虎王英。我们不得不感叹,就像扈三娘这样的女英雄,在当时那个男权社会里都不能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掌握,最终也沦落成为男人之间仗义交易的礼物,这是何其悲哀?如果从这一层面来说,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就更不会有好的命运结局。

3 家庭权利争夺的悲剧

家庭女性在家庭权利的争夺过程中,会积极地为自身的地位、财富、权利而战,以此来增加自己生存的砝码。如果自己的家族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命运就会随着家族的衰败而消亡,沦为对手的玩物和奴役。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刘表之妻蔡氏,就是一个为了权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刘表的夫人蔡氏非常注重权利,她对刘备十分不放心,总是怀疑他会吞并荆州城,会威胁到她和刘表的地位,因而,就经常劝刘表,对于刘备要不得不防,并以刘备的不好之处,加以蛊惑。发生了屏风偷听事件之后,更加对刘备恨之入骨,要求刘表尽快地除掉刘备,以绝后患。

当时的蔡氏家族掌握着荆州的军政大权,在刘表死后,蔡夫人成了荆州的实际掌权者,并立刘琮为荆州之主,排挤刘琦、逼走刘备,可见蔡氏对于权利的重视。后来,曹操攻陷荆州城,为了活命蔡氏献出城池,曹操言而无信,派人将蔡氏母子杀害。因而,《三国演义》中的女性,无论如何都逃不开悲惨的命运结局,都以悲剧收场。

4 宫廷权力斗争的悲剧

《三国演义》中的后宫女性,在宫廷内部的斗争中,也是以悲剧收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皇权一直是宫廷斗争的主题。而在这些皇权争夺战中,除了为权力而战的男人,还有女性也加入到了这些残酷的斗争当中。参与皇权斗争的女性中,大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例如,太后、皇后及各等级的妃嫔,她们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热衷于更多权利的追逐,正是这一点,使她们成为男性争夺权力的工具。

后宫中的女性通常是皇帝的性工具和生育工具。她们也经常会因为争风吃醋而斗争。在后宫,有很多女性都是皇帝的嫔妃,众多的嫔妃也均是为皇帝一人提供服务,同时她们的生活质量、地位、荣辱以及生死均是由皇帝一人决定,因而,后宫的女人,都会选择争夺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利,这期间的矛盾与斗争,也就更加的激烈。例如,汉灵帝非常宠爱王美人,何皇后就十分嫉妒她,就设计将王美人杀害了。

对于皇后宝座的争夺,是后宫争斗中最为激烈的,所有的女人都对至高无上的权利趋之若鹜,想要获得最高的地位,以掌握更多人的生杀大权。例如,曹丕原本打算册立甄夫人做皇后,但当时的郭夫人也想要做皇后,就与当时曹丕的一个宠臣张韬商量,在曹丕卧床生病时,让张韬谎称在甄夫人的寝宫中发现了桐木偶人,上面书写着天子生辰的年月日,称之为镇魇所用。曹丕因此赐死了甄夫人,立郭夫人为后。

后宫中的女性也会因立嗣而展开争斗,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皇权之争。对于太子、皇储位置的争夺,不仅是各个皇子之间的事情,更是关系到后宫女性荣华富贵与身家性命的大事。

抱着母凭子贵的权利信念的后宫女人,会帮助自己所选定的皇子争夺权利,争夺的过程是充满腥风血雨的,尤其是在乱世之秋,专政者与军事当权者相互争斗,无论双方谁输谁赢,女性都是牺牲者。

例如,何太后与董太后争夺立嗣权的事情。何太后害怕汉灵帝过分宠幸王美人,会在灵帝母亲董太后的示意下,册立王美人的儿子刘协当太子,于是,就狠心地将王美人杀害。汉灵帝死后,何太后以何进为靠山,借助于武力的支持,让自己的儿子刘协当上皇帝,而董太后为了夺回已经失去的权利与地位,就与大臣张让等商讨对策,以重新夺回皇权。何太后提出妇人不宜专权来警告董太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后,何太后掌握了实权,除掉了董太后。之后,何太后暂时掌握朝政大权,却在最后又被董卓除掉。

结语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尽管女性形象并不是这部小说的重心,却在其中映射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女性是男性各种争斗的牺牲品,没有人格、地位、尊严可言,只能听从男性的摆布,最终以悲惨命运收场。因而,《三国演义》所演绎的也是一代女人悲剧的命运史。

参考文献:

[1] 李灿朝:《〈三国演义〉中女性的自我隐匿》,《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 王菊艳:《〈三国演义〉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3] 周晓琳:《男权话语的产物——〈三国演义〉女性形象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4] 熊笃:《从〈三国演义〉看传统“妇道”的变迁》,《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5] 曲明鑫:《浅谈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评批》,《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 杨林夕:《女性—符号—道德——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7] 罗譞:《从〈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 严明、顾友泽:《论〈三国演义〉女性观的矛盾性》,《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9] 郭瑞林:《〈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道德意蕴》,《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0] 刘宁、吴险峰:《战场上被践踏的花——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唐景珏,安康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演义 命运 女人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