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漠中秋节|淡漠

时间:2020-01-12 10:28:3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对于节假日,我好像是患有淡漠症的。在许多人都兴高采烈的时候,我的心,有如微风吹过的湖水,只会起些细小波澜。

  

  对于中秋节,我更是如此。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合一,共放8天,按理,我应该欢欣鼓舞的,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照样平静,和平时没有大的区别。

  

  对于过节,记忆里,只有春节、元宵、端午、月半、国庆之类的较深刻,对于许多人都很当回事的中秋,反而没有多大的印象。

  

  中秋节,普遍是要吃月饼的,但我对月饼,向来没有兴趣。至于近年爆现的天价月饼,更是理解不了,这样糟蹋粮食和一些人们的金钱,不知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我家一般是不买月饼吃的,即使单位买来发,最多尝尝,然后送人。

  

  小时候似乎没有过过什么中秋节。家里姊妹多,能挣工分的少,寅吃卯粮,野菜瓜果充饥,也是常事。能吃几颗水果糖,吃个把鸡蛋,就算不错了。似乎没有吃过月饼。

  

  从初一开始住校,直到大学毕业,中秋时,都在外面过,有时也要随大流吃吃月饼,但不合我的胃口,比拳头还小的月饼,几乎都不能吃完一个。

  

  把中秋节作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还是2007年决定、从2008年开始执行的。也就是说,以前中秋节,不兴放假。

  

  现在的国家,好像觉得老百姓都有钱了,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或假日经济什么的,多定几个法定节假日,让大家都出去走走,把多余的钱用出去,进入流通环节,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我觉得,若收入少,你就是再放大家几月半年的,除了打工,也旅游不到哪里去。确保基本的日常开支,比旅游更重要。收支平衡,生活才会平稳。而且现在,13亿人中,能节假日去旅游的,占的比例估计不会大,即令如此,造成的拥堵现象,也很惊人;让人感觉,旅游,约等于花钱买罪受,除了有要事,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的消费取向不一样,有限的钱,不一定花在旅游上。

  

  中秋节的几个传说,我看也不过如此。

  

  先看嫦娥奔月吧。这个故事,我怎么看都像是王母娘娘故意逗起扯的。对于英雄后羿的请求,明明知道后羿与嫦娥夫妻二人恩爱,给不死药,要么给两包,让夫妻均成仙,要么一包都不给,就让其永远做一对凡间夫妻,却偏偏只给一包,你不把他们弄散,才怪。

  

  后羿作为英雄,我看脑壳也是荡的。你都是英雄了,娶得嫦娥这种美妻了,还去求什么道,讨要什么不死药,也不知道厚着脸皮为嫦娥讨一包,讨不着两包,也不知道不要,只顾想着自己,委实做得差。就算只有一包,也可以和嫦娥分着吃,要成仙一起成,要不成一起不成,多好的事?遗憾的是他没有这样做。在收徒问题上,也是一个大大的败笔。收徒,不仅要考察学艺人的天赋,更要考察其人品,像蓬蒙这种二杆子都收来了,眼光也太差了点吧。更可悲的是,率众徒外出狩猎时,也不加强人事和后院的安全管理,心怀鬼胎的蓬蒙,装装病,就被蒙骗,把他留在家里,同时,还把这么重要的药,交给嫦娥珍藏。交给嫦娥珍藏,说明夫妻之间无秘密,感情好,什么东西都不打埋伏,做得不错。错在这么贵重的东西,当属绝密级的,要做好保密工作吧。没有做好,被小人蓬蒙看见,让其有机可乘,而且之后连找这个恶徒都找不着,气都无法出。若追究,该当何责?

  

  嫦娥也是有私心的。作为妇道人家,面对恶人,自知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吞下不死药,飘然成仙,可以理解。但她是知道这个结果的。我想,她为什么没有当机立断选择把药交给恶人,选择留下与后羿厮守一生?或者选择人药俱毁?经不起推敲的爱情!

  

  再看吴刚折桂。我不知道大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来看这个传说的。吴刚好不容易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又犯了错误,被贬谪到月宫干砍树这种苦差,也算一种处理,本也无可厚非,但却让他砍的树随砍随合,日日砍,日日合,永远砍不光。天界折磨人,也这样别出心裁,真是佩服了。而许多人还要一味羡慕、追求这样的仙界,有些令人费解。

  

  朱元璋倒是聪明的。他能采纳刘伯温的计策,利用人们吃月饼的机会,命令下属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月饼里,从而成功的传递了消息、统一了步法、点燃了燎原之火,从而夺得了天下。据说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源于此。这个传说,倒还有些解气。它毕竟和一个朝代的兴起相连。至于到底真不真,鬼才知道。

  

  玉兔捣药,我认为可信度也极低。嫦娥在以吞药成仙的方式逃离时,巴不得快点离开地面,远离恶人,再惶恐,也不见得会去抓兔子来压身子,就算她一直喂养,也不见得这只兔子此时就正好在她藏百宝匣的内屋。在其它地方还差不多。

  

  现在人类已多次登上了月球,科学观察、实验的情况,让这些传说,变得更加虚幻。

  

  我们的祖先,在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创作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成为灿烂中华文明的源头。由于认识的局限,也可能只有这种水平。

  

  而后人们,在传承时,一是要具有历史眼光,二是要具有批判眼光,可以不断地丰富完善,在继承中创新,使其与现实的认识水平相当,趋于合理。若一味的固守,文明不会进步。

  

  赏月,似乎是中秋之魂。据说,中秋之夜的月,是一年中最大最圆的,因为这天月亮离地球最近。大而圆,是国人骨子里的追求。此夜的月亮,恰恰与这种追求的精神暗合,所以中秋节又成了团圆节。

  

  中秋之夜,大团圆,吃月饼赏月,是一大乐事。更有多愁善感的人,望月生情,有才华的,便有名篇问世。但大多数平常人,不见得与平常有什么大的不同。你比如,我就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趣,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哀愁,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疯颠,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追问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情况是有的,但不一定是在中秋之夜。这几年,我所在的城市,中秋之夜,几乎都没能见着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无从谈起。今年中秋夜,天空照样阴沉,还是不见月影。一家人,看看中央台的中秋晚会,胡乱评评,打电话、发短信问候问候应该问候的人,就算完事。今夜无眠,更是不可能。

  

  月圆中秋,人聚月下,不过是给忙碌人生找的一次短暂休憩、放松的理由、载体,而这样的理由和载体,生活中,应是很多的。只要心中有月,天空无月,有什么大的影响?只要心中快乐,节不节,假不假,有何不同?

  

  平常的心境,平常的过节,淡淡的,以自己喜欢又做得到的方式,我看就不错。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