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音乐说课稿月光下凤尾竹苏教版

时间:2020-10-31 09:48:05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课稿

[教学内容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侧第五单元

下的凤尾住竹》一课。

[教材分析 ]



《青青竹海》 中的《月光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 《月光下的凤尾竹》 原是一首节奏舒缓、 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 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 纯洁真挚的感情。

 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 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

 不一定要求学生对乐曲的内涵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可以从音乐情绪和和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上做要求。

[教学目标 ]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 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

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 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了解竹的特性,感悟竹的精神,领会竹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了解葫芦丝的音色,能跟着音乐哼唱旋律,感受每段旋律的不同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并能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旋律线条和力度。

方法目标:

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每一段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

[教学重点 ]

在分段欣赏时,能跟着音乐哼唱出每一段的旋律,并能说出每一段旋律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和力度。

[教学难点 ]

学生能听辩每段音乐的情绪并能做出不同的律动。

[教师教法 ]

富有情感的艺术, 有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 他们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 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预设悬念法

3、谈话导入法

4、节奏律动法

5、图谱示意法

6、对比演示法

[ 学生学法 ]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 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降低学习的难度, 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唱,动,创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色彩,旋律线条,力度和意境的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视觉图象法

2、联想想象法

3、完整听赏法

4、分段听赏法

5、对比听赏法

[教学准备 ]

1,多媒体课件,钢琴,筷子

[ 教学过程 ]

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 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认识竹的作用

二、了解葫芦丝及它的音色

三、完整和分段欣赏乐曲

四、认识各种竹子做的乐器及音色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的阐述这节课的主要流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一)激趣导入

1、首先我运用情景导入法,以《月光下的凤尾竹》做为背景音乐,展示一组竹海的图

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同时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观看, ( 1)画面声出现的是什么?( 2)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随后出现竹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成的工艺品:手,老鹰,茶壶,扇子,房子等引出

葫芦丝,并让学生观察葫芦丝的哪部分是竹子做的,并听一听,说一说葫芦丝的音色(师范奏),在学生回答后,老师点题,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中的一段。

[设计意图: 主要让学生了解竹的特性, 让学生知道竹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拉进竹子我们的距离 ]

(二)完整欣赏

1.让学生选择个最舒服的姿势来欣赏, 可以把眼睛闭起来聆听音响, 运用联想想象法,享受音画结合带来的美感。

在课件上出示三个问题: (!)乐曲给你带来了情绪是怎样的?( 3)听了这段曲子,你

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 1)三四拍的( 2)情绪是优美的( 3)仿佛眼前看见一只美丽的

金孔雀在竹林中跳舞。我顺着他们的回答引出问题: “你们知道孔雀是哪个民族的吉祥物,

学生说是傣族的, 接着我在音画中让学生欣赏傣族的竹林, 竹楼,傣族姑娘和她跳舞的姿态等图片,为分段欣赏的情景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感受,为下面的分段学习歌曲做铺垫 ]

(三)分段欣赏

在此环节主要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我把四段旋律设计成了一个情景, 分别是: 听音乐模

仿凤尾竹的摇摆, 学傣族姑娘做孔雀点头的手形, 竹楼的小伙子用竹竿为姑娘伴奏和孔雀在

热闹的竹竿声中开屏的情景。

欣赏 A 段时,我用葫芦丝范奏了乐曲,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欣赏乐曲

后,我引导学生模仿凤尾竹的摆动把三四拍的这种强弱弱的节奏表现出来, 启发学生说出这

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的) ,适合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兰色) ,学生可以任意说,最后

我选择他们其中的一种颜色, ,接着我让学生跟我用 LU 哼唱了这段旋律, 并运用对比的方法

让学生说出这段旋律适合用大波浪还是小波浪 (小波浪)来表示和力度是强还是弱的 ( MP).。

(下面几段也同样用这样的方法)

欣赏 B 段时,我设计的情节是傣族的姑娘听到 A 段的优美旋律跳孔雀舞,我让学生模

仿孔雀点头的手形,并指导学生,然后我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这段的情绪是欢快的,

色彩是粉红色,旋律线条用点状来表示跳跃,和力度是 MF

欣赏 C 段时,我用筷子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了竹竿的声音, 并要求学生听出我加入的什

么声音,在第拍上加入的,待学生回答我是在第二拍,第三拍加入的时候, 我让学生用我事

先为他们准备好的筷子跟着我一起来徒手敲一敲, 然后再跟着音乐敲一敲, 从中指导学生听

好音乐的节奏, 不要抢节奏, 最后还是引导学生说出这段的情绪是热烈的, 色彩用红色表示,

旋律线条用大波浪表示,力度用 F

最后欣赏 D 段时,我让学生学一学孔雀开屏的动作,比一比哪只小孔雀最漂亮,并跟

音乐做一做, 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一段由几句构成, 他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说有四句构成,

并且每一句的开头一样, 结尾不一样, 然后我就告诉学生这样的作曲手法叫做同头换尾并跟

琴感受一下,最后我再让学生分析这段的情绪是优美的,色彩用黄色,旋律线条是大波浪,

力度是 MP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 ,感受不同乐曲带来的不同的感受,让学生

自主的感受乐曲,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

(四)完整欣赏

学生再次完整欣赏时,分成 A、B、C、D 四大组,每一组在听到自己相应段的音乐时做

出不同的动作,其他没有轮到的组看大歌谱哼唱旋律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

(五)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其他用竹子做的乐器, 老师介绍三种乐器: 巴乌,笙, 和竹笛并听一听和说一说他们的音色

让巴乌的音色:低沉,浑厚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 ,音质纯正

竹笛的音色:清脆,明亮

请学生总结一下这三种乐器的共同点:

共同点:

都是竹子做的

都有孔

都是吹管乐器

最后我再给学生介绍一下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乐器安格隆和演奏方式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竹子做的乐器以及他们的音色。 ]

最后在《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推荐访问:说课稿 凤尾竹 四年级 苏教版 四年级上音乐说课稿月光下凤尾竹苏教版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