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里仁第四原文及翻译

时间:2019-12-18 10:35:2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里仁》这一篇主要讲仁。至于仁是什么?我是不知道,可能是说好人的思想境界吧!反正仁就是仁。不做解释了。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因为后面孔子说未见好仁者,所以有人解释说是要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是不妥的。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比较好:内心有仁是很美的,没有一颗仁的心,能得到智慧么?知当智慧讲。在我看来,智慧与聪明是不同的,智慧的人做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聪明的人做事,会把自己的方便最大化,甚至会损害到别人的方便。所以说择不处仁,焉得知?。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约当约束,简约来讲都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因为没有仁,既忍受不了淡泊,也享受不了逸乐。受不了贫穷而铤而走险的人,处富贵而骄奢淫逸的人,哪里没有?只有仁者安于内心的仁,不因外在环境的变迁而动摇;只有智者能看穿一切虚妄,不让外物害仁。上一章说处仁得知,这一章说知者利仁。可见仁心与智慧的相生相成。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者,无恶也。只有仁者能喜欢人,能讨厌人。前半句换成白话就是这样了。后半句换成白话是:要是一个人立志行仁道,就没有讨厌的人了。我不是仁者,我也能喜欢人,也能够讨厌人啊。我喜欢我的孩子,他要什么我给什么,他要干什么,我都依他。不出几年,一个败家子就出来了;我讨厌我的敌人,用尽一切手段打击他,违法乱纪也在所不惜,结果不是他反击,两败俱伤,就是我去坐牢,也是两败俱伤。仁者爱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也成仁者;仁者讨厌人,就要把讨厌的人变成讨人喜欢的人。有很好的一个例子,是说有人建议林肯应该消灭他的敌人,而不是试图跟敌人做朋友。林肯回答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特别是当我使他们变成朋友。所以孔子说苟志于仁者,无恶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可是要违背仁道来得到它的话,宁可不要;贫贱是人人都想远离东西,可是要违背仁道来得到远离它的方法的话,宁可贫贱。君子没有仁,拿什么来成名呢?君子在吃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没有违背仁,惹事生非是因为仁,颠沛流离也是因为仁。这一章里我最喜欢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句。总有一个东西,能让你百死不悔。造次与颠沛古人的解释是一瞬间和跌倒,生死存亡间,意思是说一瞬间也不违仁,有突发事件也想着仁,太操蛋了,不用。造次我解释为惹是生非是看武侠小说里,前辈高人往往警告主角不可造次,但是主角总是提着拳头就上了,管你有多牛逼。好像也能说通,那就这样了。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也,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用一日之力为仁乎?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也,我未之见也。我没有见过喜欢仁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没有什么比他更好;厌恶不仁的人,他们的仁只是不让自己身上有不仁的地方。有一整天都能在仁的境界里的人吗?我没有看到因为力量不够而做不到的人,也许有这样的人,我没有见过。最绕口的就是这一章了。好仁者,不仅自己可以处在仁的境界中,还可以影响其他人去追求仁;恶不仁者只是做一个自了汉就算数。可是自了汉孔子也没有看到。大家都做不到,是因为力量不够吗?如果有因为力量不够而做不到的人,那就不能怪他,也许可以降低仁的标准勉强称他为仁者。可是就是这样的人我都看不到!由此可见孔子的寂寞。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前半句的解释有很多种,其实没有必要深究,重要是观过知仁。观谁的过不重要,重要是知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般的解释是说,一个人,有志于仁道,但是以没有好衣服,没有精美的食物为耻,那样的人,就不值得与他议事。因为他的心还局限在物质享受中。我有不同的意见,士在孔子的时代属于贵族阶级,他们的物质条件普遍要比平民要好。所以而耻恶衣恶食者的意思应是瞧不起那些贫穷的人一个志于仁道的人,对穷人应该竭尽所能的去帮助,至于怎么帮,又是一回事。如果只是嘲笑,只是瞧不起,那还有什么可以和他说呢?不知道这样解释对不对,因为我现在就是穷人,这个看法应是穷人的希望吧,希望少遭点白眼。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君子在人世间,不一定要到某一种地位,不一定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义所当为,掉脑袋也做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的就是这个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思量德行的进益,小人思量的只是求田问舍;君子做事先考虑会不会违法,小人做事先考虑有没有钱赚。我比较在意这个刑,依我的感觉,刑好像是法家的思想。孔子并不排斥,还说君子怀刑,可见在人而不仁的时候,刑是最后一道防线。孔子一生就致力于让人自觉地不去触碰这条防线。现在的情况,说礼崩乐坏是好的,连最后的防线都要失守了。

  放于利而行,多怨。行事放纵于利,也就是唯利是图吧!会招来很多怨恨。这算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对今天做的总结,或者说是预言吧!封建时代国家求利,最多只是劝农桑,与民休息。从来都没有赤裸裸的说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财迷心窍的话,多怨是一定的。只看他们如何去应对这多怨吧!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能用礼让的精神来治理国家吗?哪里有这样的样本?都不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那礼又有什么用呢?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的感慨吧!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当,怕毫无建树,不怕没人知道,可以去打广告。这样解释有些不伦不类,我的理解只是这样了,不过说的也是现在的实情。只要有所建树,就算不当官,当个人大代表还是可以的。不患莫己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求为可知也是茅台也要打碎了瓶子才得奖。只是现在有些本末倒置,不管酒香不香,广告都震天响,想不知道都难。至于是好是坏又是一说,先赚足眼球再说。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参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好像演话剧一样,师徒二人演足了神棍。众门人是一头雾水,众后人是莫衷一是。我就更加不懂了。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也。看到好的,要学习;看到不好的,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说说容易,做到就难了。想到了古龙小说里的郭大路,他的一身的本领是从几个不入流的拳师那里学的。专门看师傅的缺点,和别人打架时尽量避免出同样的错。久而久之,居然练成一身武艺。这内自省的功夫可非同小可,估计也没少挨揍。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父母的错误要提出来。说了几次,看他们不听,就别说了。还是要尊敬他们,听他们的话。尽管认为不对,还是按他们吩咐的去做,也不埋怨。就好像抗日电影里经常说的有意见保留,执行命令!也有人说是,在父母刚刚有犯错的苗头时就要劝谏,就算他们不听,也要尊敬他们,坚持自己。为了他们改正,做的再多也心甘情愿。可是我父母炒菜通常放很多盐,这样对身体不好。等我懂得去劝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快四十岁了,习惯已经养成了,孩子是很难以发觉父母犯错的苗头的。这一条解释有问题,上面的也不一定很对。大的方面,比如说父母作奸犯科,不但不听劝,还要你帮忙,也不违,也劳而不怨?自己是不是要执行命令呢?很难抉择,是大义灭亲?还是为虎作伥?如果没有中间的路可以走,我自己肯定是为虎作伥了。历史上应该有人找到了折中的,两全的路。我读书太少,不知道。忠孝难两全啊!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一直以为方是方向。看到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才知道方是方法,安置父母的方法。这个比方向要牛逼多了。只是惭愧的很,常年在外,我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扔给父母带,我闲事不管。这也是啃老吧?可是我们的父母好像很愿意被啃,村里有一个前辈,她说,过了五十岁,不带个孙子,都不好意思上街。她当然不是这样说的,是这个意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学而》里讲过,就不重复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还真是这样,每年父母生日,都是有喜有惧,喜的是父母都还健康,惧的是他们一年老过一年,我既不能回家,也没有能力把他们接出来。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何止是古人害怕说到做不到喔!我也怕戒不了烟,不敢对老婆说戒烟。先戒着吧!也算是耍个滑头。该做的,也能做到的,许偌也是很有必要的。

  以约失之者,鲜也约的意思是俭约,具体到日常行为就是生活不奢侈,说话不琐碎,做事不繁杂。

  君子欲吶于言,而敏于行和《学而》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一样,不说了。

  德不孤,必有邻生活是面镜子,你对他笑,它也对你笑。

  事君数,斯辱也;朋友数,斯疏也古人有三谏的说法,三谏不从,则去。事不过三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我当你的部下,你有错误,我说你三次你都不改,我就不说了。要是我确实看不惯,就不干了,不"事你了。

  好像从《学而》开始,一直都是大道理,基本上没几人能做到,都有些灰心丧气了。还是有很多原则是不能违背的,这些原则几千年下来,融进了血脉,自然而然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文化吧!只是现在这些潜意识里的善心,善行在渐渐消减。像西方学习的制度又还很不成熟,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中西结合也有一百多年了,到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不中不西的怪胎,这个怪胎是像混血儿一样风情万种呢,还是畸形?我想就算是孔子复生也不能知道吧!嗨!我这心,操大了!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 里仁第四原文 里仁第四全文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