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祖仓颉魂归鲁 魂族

时间:2019-12-13 10:40:32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字祖仓颉魂归鲁    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在人类史上比比皆是,不独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一西亚最早的文明;也不独黄河、长江这一中国最大两河流域,尤其是在后者的两者中间,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盘踞着沙河和汝河,它们同时竞走鹰城,也成就了中华核心文明的两河流域。这一概念新近在我的脑海中一经形成,便如旭日朝阳一般灿烂起来。我决定要做一个深入研究,以便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也就在我开始着手研究这一课题时,鲁山开始对仓颉文化进行征文活动,闻讯而动,凭着我先期对鲁山仓头乡以及仓颉墓的了解和调查,推出了本篇文章。我起名为《字祖仓颉魂归鲁》。但我隐约感到,与之不远的漯河市还埋葬着另外一名对中国文字贡献的大师许慎,他的《说文解字》同样精彩绝伦,人们对许慎的评价称为字圣,尽管《说文解字》被尊奉为中国史学界第一部字典,但凡懂得历史的人,黄帝时期的仓颉才是创立中国文字体系的第一人。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死后归葬在沙汝河的两河流域,一个是下游的许慎,在漯河;一个是上游的仓颉,在鹰城鲁山仓头乡。自此以后,字祖仓颉魂归鲁。  中国文字起源,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此前在江苏常州发现的古文字似乎要比甲骨文还要早500、600年,只是研究结果迟迟没有出台。而事实上,早期的阴山、贺兰山岩画中涉及到象形文字的雏形。近年来,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早在仓颉之前,便已经有了文字符号,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着众多记号,考古研究者坚定其为早期的文字符号,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比仓颉的时代还要早了一千多年。然真正被史学界认可的是,夏代无文字,商代巫师集团经过三、四百年的充分酝酿,创造了成熟的汉文字。相必仓颉的时代,也就是黄帝时期,其创造文字也只能是文字从原始社会的记号继而走向雏形的过程。要知道,在告别结绳记事的时代,文字的起源过程无疑仓颉是文字开创的集大成者,居中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  遥想仓颉当年,文字停留于结绳记事阶段,尽管不乏有精美的结绳技艺,以及原始绘画、符号和记号。但具体的文字表达,就犹又不够。因此,考察汉文字的起源,其最早有资料记载仓颉此人的,当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一书中指出:古之好书者众也,而仓颉独传者,一也。《韩非子》《吕氏春秋》《世本》《淮南子》《孝经援神契》《衡恒书势》《河图玉版》《春秋元命苞》等著书中也明确了仓颉造字的历史事实。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古文篆者,黄帝史衙人苍颉所作也。苍颉姓侯刚氏。宋罗泌《路史禅通纪史皇氏》: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  然而,除了结绳记事时代之外,还有比仓颉造字更早的符号出土于半坡文明,尽管这些符号大都零散单一,尚未形成有序的文字。由最初的单独符号发展成为大家公认的文字,成为一个完整的表达系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必仓颉就是处在文字逐渐成熟的关键点上,用手一推,才因而成为了文字的集大成者。  关于仓颉的身世,流传下来的有两种说法:一是史官说。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言: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淮南子》:史皇生而能书。《卫恒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史官应该是古代黄帝时期的一种职位。早前由部落时期结绳记事的专门人员职业性的传承而来。资料证明,仓颉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史官,负责为黄帝记史的史官,他凭借技术娴熟的结绳功夫,担负着繁重记录重任。由于当年处于黄帝东征西讨,统一华夏之际,纷繁复杂的氏族战争,忙碌不息的政治事务,川流不息的人口、耕地数目,以往单靠结绳记事法,已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为了找到文字密码,黄帝命史官仓颉想法造字。仓颉禅精竭虑,日思夜想,处处观察,看尽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而成,始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历史自有公认。便查历史典籍,比比皆是。《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其注曰:仓颉生而知书写,仿鸟迹以造文字。《韩非子五蠹》中说:古者仓颉之作书也。又说:仓颉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通鉴外纪》说: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卫恒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视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则。《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仓颉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寝多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作文字,记其言功,策而藏之,名曰书契。  《世本作篇》载:沮诵,仓颉作书。并黄帝史官。这里的沮诵(亦作颂)与仓颉并肩作战,始有文字。古史说,黄帝时有大鸟街图,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慎德,曰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有臣沮诵仓颉观鸟迹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四体书势》、《云笈七言》均有记述。《幼书故事琼林》卷四:上古结绳记事,仓颉制字代绳。《辞源》仓颉条注:也作苍颉。传说始创汉字者。《辞海》仓颉条注:也作苍颉。旧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仓颉篇》开头两句是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说:史皇产而能书。  二是帝王说。仓颉,风姓,名颉,号仓颉一世,别号史皇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史皇氏政权的首任帝。因其称帝时号仓帝,故而称仓颉,其部族则称为仓颉氏。史书隐约透漏,仓颉帝先后历经5世。传说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9个人,虞舜、仓颉、项羽、重耳、高洋、吕光、鱼俱罗、关羽、李煜等。仓颉约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二十六年(前4666年),他的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名侯冈,其祖为女娲氏后裔。史皇氏感天地之精华,生仓颉于洛水衙邑,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东南。人类咿呀学语开始,形成了初级语言。到了燧人氏时代,人们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即堆石记事,这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来代表不同的事物。因野外堆放,容易破坏,进而出现了结绳记事。就是用柔韧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再到燧人氏晚期,发明了最早的楔形文字。《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造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可见,少年仓颉得到了河图洛书,成就为大酋长,并以象形文字作为本族的正统文字。遇到白水大旱,仓颉率领族人东迁华北平原。炎帝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见仓颉造字,视为大逆不道,进而讨伐他。仓颉挺起反抗,在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新乡、延津、封丘等地),很快在阳邑(即阳墟)为都,自立为帝。炎黄神农氏见史皇氏仓颉实力强大难以征服,就两下讲和罢兵。仓颉三十岁称帝,执政四十二年后去世。葬在阳邑利乡(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东南)。  仓颉二世。女,颉菊,号仓颉氏。传说仓颉二世出生时遍体散发奇特的菊花香,族人称颉菊,约公元前4596年,颉菊即帝位,是为仓颉二世。她励精图治,开疆拓土,亲帅大军进攻炎帝神农氏,很快占领了今东明、菏泽、定陶、曹县、商丘、虞城等地。炎帝姜宜屋里出兵,只得悉听尊便。公元前4593年,史皇氏仓颉政权迁都虞邑,今虞城县。在位九年,颉菊病逝。遗体葬在今虞城县西北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虞城县志》记载,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仓颉墓前立一通,正书古仓颉墓,后废.1990年,再立石碑古仓颉墓从残碑读出墓周生丛菊,清香可充茗人称茶菊。  仓颉三世,姓风,名虞,又称苍虞。其约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宜十六年(公元前4612年),也生于阳武。而历史上,叫阳都武的有河南新乡原阳县、山东东阿县和陕西白水县。而白水县最早为国,属于诸侯封邑采地。《路史》记载:古国有阳武。考仓颉庙碑记,仓颉为黄帝时诸侯,今阳武村地,疑即仓颉所封因此可以推断,仓颉祖地当在陕西白水县。而仓颉三世随后把史皇氏仓颉政权的都城迁到了封邑,今开封市东北黄河大堤外刘庄村。仓颉三世死后葬在其北门外。  仓颉四世,姓风,名仓乐,号仓帝。其约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宜三十一年(甲申,公元前4597年)春三月二十八日,他曾经协助先帝治理国家,继位后面对北方两股实力强大起来。一是九黎蚩尤氏建立的冀国,占据了太行山以东数千里之地,对中原地区正虎视眈眈。二是崛起于陕甘宁的轩辕氏,他们正在沿桑干河流域快速地向东部发展,企图与九黎蚩尤氏争夺太行山以东的广阔地域。而仓颉四世却厌恶战争,因此,当轩辕氏大酋长姬邦卉起兵以闪电的方式突然向占据黄河中下游的史皇氏领地发起进攻时,史皇氏氏族猝防不及被打败。没有办法,只好率族众迁都于黄河北岸的濮地,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北,重新建都为乐邑。后仓颉四世抑郁成病,死后葬在今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西北吴村。  仓颉五世,姓风,名仓颉。仓颉五世约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六任帝姜来十年,也就是仓颉三世十五年(公元前4572年),他重文轻武,醉心于诗文歌舞。因此,面对周边强大的部族起来以后,并没有感到一丝丝危机与压力。轩辕军随后发起对史皇氏的战争,最后史皇氏失败。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葬在利乡,今山东聊城市东阿县王宗汤村。  关于仓颉造字。史书以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为讲述的线索。起初,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那里建了一座庙,取名凤台寺。  也有传说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而成字。  还有传说,仓颉终日苦思冥想,却始终毫无头绪,一日大雪,仓颉上山打猎,见林中忽然蹿出两只山鸡出来觅食,所经过之地皆留下了一串状似竹叶的印迹,紧接着又有一只小鹿在雪地上跋涉,留下的脚印也极为清晰,仓颉沉迷于观察,早把打猎之事抛之脑后。他反复比对山鸡与小鹿的脚印,发现两者形状各异,但又各具特色,仓颉随即灵感涌现,山鸡留下的脚印代表山鸡,把小鹿留下的脚印代表小鹿,这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其形状,只要将其描绘下来,就可以代为字了。  而科学地分析仓颉造字,应该是根据文字的组字方式及规律大致可分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字顾名思义,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局限性很大,大部分实体事物与象征事物难以描绘出来。在象形字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表意文字,例如会意、指事、形声,这些新的造字方法,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拼合、删减象征符号而成。其中指事就是指用一点一划来代表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弥补了象形字的不足;会意是指组合两个以上原本成型的字,表达新的意思;形声由两部分组成,形旁与声旁,形旁指示字的意思或属性,声旁表示相同或想近的发音。  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文字的发展便是将其图画性逐渐退化的过程,这种退化并不是要让文字变成一堆纯粹假定性的符号,而是为了增强文字的表意功能,以满足和适应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汉字数千年的衍变过程,是文明进步的过程,是符号与语言发展的过程,仓颉可能是在那个时期率先提出文字重要性的人,但并非是他所创造。  这里,暂且不提鹰城鲁山仓头乡仓颉墓。在已发现的,其它八处仓颉墓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4处:河南开封、南乐、虞城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余下两处河南省阳武、洛宁系宋代以后。根据考证,我认为陕西白水县仓颉墓,是为仓颉的源头。从当地残碑一通看,白水县史官乡,即依仓颉为黄帝史官之说而建。白水县志上记载:史官仓颉死后葬于白水。  河南虞城县仓颉墓此前已有赘述,令人奇怪的是仓颉菊不可移植,移栽别处后,菊虽可活,其药性、茶性却会很快改变。河南南乐县仓颉墓位于县西北十多公里的吴村附近,原称仓颉祠,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庙内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1966年一次毁灭性的劫难,使仓颉庙成为废墟,仓颉墓亦被挖开。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人们挖仓颉墓出土的破烂盆罐、石斧石镰等废弃物,经过专家鉴定,竟是龙山文化遗物,再经过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主要为龙山和仰韶时期的器物。这意外的发现,使南乐仓颉陵墓身价倍增。古遗址的出现,增加了南乐仓颉墓的可信度。著名学者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做出了有利于南乐的推测。仓颉庙中现存的一通旧碑: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乃宋朝与契丹澶渊之盟后,北宋名相寇准专程祭拜仓颉庙时留下的联语。开封仓颉庙内原有一通仓颉造字碑,现已不见。开封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仓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来一出村就变样。再一个说法就是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说的是孔圣人一次路过这里,看见仓颉碑上的28个字,一个字也不认识。  陕西白水县内立有一块清代的《仓圣鸟迹书碑》,黑色的石头上刻着28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宋代王著《淳化阁帖》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据《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黄帝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黄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记述炎黄二帝同为部落首领,他们的所做所为均是天下各个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记述了黄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乱,天下重新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黄帝又成为天下部落首领。后有学者刘志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它是用古彝族文字书写的一篇祭祀经文,直译为:一妖来始,界转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它的大意为: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从译文看《仓颉书》实际上是对一次祭祀活动的记录。对于刘志一的这份译文,很多人持认可态度,认为黄帝出于西羌,彝族亦出于西羌,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仓颉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多追随黄帝,故这份《仓颉书》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其内容与《淮南子本经训》所载:昔者仓颉作书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  关于仓颉墓。虽说先前仓颉帝五位各有归宿,但山东寿光说较为强烈。《民国寿光县志》载:仓颉墓始建于洪武中,元代于钦著《齐乘》云:仓颉台在寿光东北(应是西北)弥水所经,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云:巨洋水(今弥河)自巨淀湖东北流经县故城西,水东有孔子石室,故庙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问经,既无碑志,未详所立。于钦曰:水经之言非也,乃是仓颉墓中石室。看来仓颉墓远在北魏前即有。据南宋郑樵著《通志》云:仓颉石室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周时无人识。这证明早在周代即发现仓颉墓。寿光之所以有仓颉墓,其主要根据如上所述。仓颉墓原在寿光城,规模宏阔,中有启秘亭、仓颉双井和石室。石室即仓颉所创的原始文字——鸟迹书。周朝时被人从墓中取出,无人能识,藏于纪侯国(寿光境内诸侯国)。齐灭纪侯国,此书归了齐国。秦灭齐国,宰相李斯得到鸟迹书,认出了八个字。西汉灭秦,石室归了汉王朝,太傅叔孙通认出十三个字。后遂无下落矣。  开封说亦不示弱。在今城东北9.5公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禅通记》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关于利乡的位置,罗泌称:浚仪县即春秋阳武高阳乡也,或曰利乡。亦即时和保之墟也。这是开封认定开封仓颉墓是真迹的重要论据之一,《水经注》、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著作也有有关仓颉城和仓垣陵墓的记载。所谓仓颉城实际是座包括墓在内的大庙院。今仓颉墓,呈椭圆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东南约300余米处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亦30平方米,传即仓颉造字台。旧时台上有石牌坊、仓颉庙。开封城西25公里有个仓家寨,简称仓寨(现已划归中牟县),村中仓姓自称系仓颉后裔,早年他们曾多次到仓颉墓祭祖。开封和南乐县不同的是开封认定仓颉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解放前每年这一天这里都要举行仓王生日庙会。民国初期,英籍犹太人哈同等人在上海创办仓圣明智学堂--后改为仓圣大学,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被聘在该大学执教,他考证仓颉生日和开封认定的一样,也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鲁山仓头相传仓颉死后葬于现在鲁山县的仓头村。据明嘉靖《鲁山县志》载,今鲁山县仓头古称苍子头,为纪念仓颉之名。古代尊称仓颉为仓子。又因仓颉墓在村庄的最上方,所以该村称作苍子头,今简称苍头。苍头村有一拔地而起的巨冢,冢高数丈,红石围砌,冢上大殿巍峨,廊庑俨然,为之仓颉祠。祠内原有冠以仓颉祠的碑铭一通,1958年修建堂上水库时用作基石。现仓头乡政府院内仓颉祠内有元代至正九年、清乾隆元年、乾隆四十一年所立的三通石碑,叙事上溯至宋代,均有仓子头字样。由于仓颉在仓头居住、活动,人们出于对仓颉的敬慕,以仓颉姓为头,以子为敬称(如孔子、老子、墨子等),将这一村落称为仓子头。久而久之,叫两头略中间,演变为现在的仓头。仓颉死后,建仓颉冢,冢上建仓颉祠,塑仓颉像,祠前立碑,有正殿坐北朝南,还有东西陪殿与过厅。据史书记载,仓颉祠曾像列满堂,金碧辉煌,历代有普济庙、广生殿、广生祠、关帝庙、悟空庙等设于祠内。解放后,仓颉祠历为农会、学校、区公所、公社、乡政府驻地,2003年被鲁山县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仓头村名沿用至今。  而根据资料推断,仓颉当生于陕西,生前由西向东迁移,到鲁山之前,过洛宁观洛书,继而停留在沙汝河流域,由于古代黄帝部落居于新郑,且黄帝与沙河蚩尤部落大战中,鲁山是见证的地域。仓颉如影相随,故而最后死于鲁山,归葬于鲁山。比起史皇氏仓颉帝的各自归宿,鲁山应该是黄帝史官仓颉的真正灵魂归处。正如,宝丰是黄飞虎归葬地一样。而令人激动的是,在我划定的两河流域里,除了仓颉、许慎以外,再往东南,南汝河的新蔡县有李斯故里。如此在中华文字史上有贡献的人,正在这个流域。  作者:赵光耀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