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事迹材料2020]

时间:2021-01-13 08:32:16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   是专业的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李书记好!李爷爷好!”xx市湟中县李家山镇汉水沟村的孩子们在村中遇见第一书记xx时,总会先恭恭敬敬的行少先队队礼,再清脆的打声招呼。

  xx说起孩子们对他的称呼时,眼里充满了骄傲。“20**年11月底,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第一次来到村里。走在村庄的道路上,村里正在吃草的牛羊都会好奇地张望我,直到我的身影看不见才继续悠闲吃草。更别说会有村民主动上前打招呼啦!”这位土族汉子说起第一次来到汗水沟村时的情景,挠挠头笑了:“这是一个纯回族村,有XXX户村民1XXX人。在这里当‘第一书记’,我首先对他们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了解,并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给予充分的尊重。”   抱着这样的想法,年过50的xx在来到汉水沟村前,主动戒烟、戒酒,避免在与村民的接触,尤其是在对贫困户开展入户访问工作中产生矛盾。在村里,设有一个1-2年级的教学点和幼儿班,共有XXX名学生。他认为,孩子是村里的希望和未来,那些天真的孩子成为了他最关心的人。

  20xx年6月,村民发的一张照片让xx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看后格外心酸。六一儿童节,在下西河村举办的运动会上,没有统一校服的汉水沟村教学点代表队穿着五颜六色,在一群身着整齐校服的学生间显得格格不入。那张照片始终在xx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思忖良久,将他的所见所感写成文章《触摸贫困——我的第一书记生活》后,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内转发,碰到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聚会,也会将汉水沟村的孩子们没有校服的事反复说起。

  文章在网络上被转发了1000余次后,广东的孙凤兰、周曼茹、何小勇等爱心人士与xx取得了联系。6月25日,他们来到汗水沟村,把自己为孩子们募集的103套校服和学习用品发放到了他们的手中。孩子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校服,个个激动得不得了。他们小心翼翼抚摸着穿在自己身上的新衣服,与记忆里在运动会上见到了其他学校的校服做对比,脸上笑开了花。

  8岁的小女孩米田悄悄拽了拽xx的手,将他拉到一旁。xx弯腰将耳朵靠近女孩,女孩笑着打开紧紧握着的右手,将两块家里做的馍馍塞到xx手中:“书记爷爷,这是我家里做的馍馍,我觉得特别好吃,给你留了两块!”   在一次慰问贫困户周瑜家时,周瑜双目失明年近90岁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扶墙从水房向炕沿行走,xx立即过去搀扶,慢慢行走、上炕。坐在炕沿边,老人问他:“你是谁啊?”同行的村干部说:“这是我们村里的李书记,他来看你啊!”   听到这话,老人紧紧抓住xx的手,嘴皮颤抖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眼泪像滚落的豆子一样,落在xx的手背上。就这样过了几分钟,老人断断续续的说:“共产党好!公家的干部好!”   原来,老人虽然双目失明、行动不便,但是村里的事她早已从家人的口中得到。驻村工作队和xx在村里的一言一行早已感动了包括老人在内的很多村民。听到这话xx也哽咽了:“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为人民服务后的满足感。”回家后,他在自己的文章《落泪了但我不能哭》中写道:“握住你苍老的手/母亲的气息/扑面……如遇见天堂的母亲/你失明的双眼/看惯了/人间悲欢/我老化的浊眼/看不惯/贫困无助……”   就这样,这位土族书记用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真正成为了汉水沟村这个回族村里重要的一员。他在自创的诗歌《致与我有关的李家山》这样写道;

“那个晚秋,踏进这片土地/故事就从枯黄的树叶开始……庄稼,牛羊,鸡犬已不再好奇我的出现/黄昏里/炊烟的味道,烧炕的味道/恍如童年乡愁的味道/雾霭中目送血色的太阳回家/放学的孩童在喊/书记爷爷您好您好……”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时节,陕北地区气温已在冰点上下浮动,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在这个忙忙碌碌的队伍里有一大批特殊的人员,他们就是各级党组织下派到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宜川县集义镇xx村“第一书记”xx就是这支队伍里格外引人注目的干部,最近这一个多月,他正带领乡亲们紧张而忙碌地抢修生产道路,为明年的农业生产打基础。与此同时,他还邀请市县农果技术人员正在对村上以花椒和蜜蜂产业为主的农户进行管理技术培训。他说,“路是基础、产业是根本,打赢这场扶贫翻身仗二者一个都不能少。”   xx是xx市教育局干部,20xx年5月,在全市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受命来到了这里,带领村民理思路谋发展,兴产业抓扶贫,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带来一颗干事的真心   “听说咱们村的‘第一书记’换成是市教育局的一个科长了,一个科长能在村里呆得住吗?肯定是来镀金的……”听说xx要到村里来,xx村的村干部和群众都充满了怀疑。

  面对这种质疑,出身农家的xx深知,要改变群众的偏见、得到大家的认可,必须沉下身子,干出一份成绩。到村任职后,他白天搞走访做调研,与群众拉家常算细账,晚上独自在宿办合一的活动室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政策,仅仅半个月时间,就迅速吃透了村情民意、掌握了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只要一闲下来,他就主动去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谁家有个纠纷、谁家有个困难,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村干部和群众看在了眼里,对他的看法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大家都说冠杰这娃是真的准备给村里人办事哩。

  正是带着这颗为民的真心,这位憨厚的陕北后生,仅用半年时间就办了村上几年都干不了、干不成的事,让群众看到了“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培育一支坚强的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的带。xx到村任职时,正值村“两委”换届,他把协助建好村“两委”班子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县乡指导换届的同志共同把脉村情、物色“两委”人选,很快选出了群众心中的好干部。班子组建后,他又与“两委”会成员共同研究如何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作用、推动村上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一系列中心工作、重点工作。

  针对党员能力不足问题,创新推行“三针对”学习法,即针对行动不便党员上门送学,针对年龄偏大党员发书帮学,针对流动党员远程教学,通过学习传递信息、宣传政策,让党员的思想走在前列。针对班子成员责任不实问题,推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公开清单“四项清单”制度,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推行党员承诺制,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村干部管理不善问题,建立村干部外出登记制、去向公示制、请假审批制、记写日志制“四项制度”,让村里的规矩真正立起来。针对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问题,多方协调为党员活动阵地添置了桌椅、电脑、打印机、便民服务柜等办公用品,带头执行驻村干部坐班制和为民服务代办制,累计为民代办养老、合疗、贷款、救助等事项80余项。

  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村党支部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村两委会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xx村一支坚强的工作力量。

  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   栽种花椒是xx村近年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xx到村后,积极带领村民壮大花椒产业,提升发展后劲,先后邀请市农广校、县果业局来xx村开展花椒管理技术培训,与农民一道探索总结防冻、施肥、修剪等新技术,让群众的花椒管理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

  xx村部分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何让花椒有销路,卖个好价钱,让群众增收是摆在xx村面前的突出难题。通过调研座谈,在县工商局的支持下,他引导村上建立了富民花椒专业合作社,通过配备花椒烘干机和选椒机,免费共享宜川花椒商标,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品牌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20xx年xx村花椒销售价格较上年增加XX%以上,走出了一条“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

  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他依然不满足,为了补齐产业短板,探索致富增收路子,他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帮扶工作队考察了薛家坪奶山羊养殖基地和黄龙山蘑菇基地以及养蜂产业,发展起了蜜蜂、生猪等养殖产业,并已申报了奶山羊养殖项目,让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怀揣一个脱贫的信仰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时刻,最让他牵心的还是村里那XXX户贫困群众,如何让他们摆脱贫困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在多次走访的基础上,他针对这XXX户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按照区别对待、因户施策的办法,落实不同的帮扶措施,引导贫困户新发展养猪40头、养牛20头、养蜂50箱,危房改造8户XXX人,幸福院安置6户9人,纳入生态护林员3人、村级保洁员5人,教育扶贫4人,医疗救助7人,确保了XXX户XXX人年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xx村地处宜川县最南端,与韩城市独泉乡接壤,距县城103华里,山大沟深,弯多路急,道路难行,老婆孩子很不放心,每次临行前总是千叮嘱万嘱咐,但为了扶贫事业,他经常独自一人往返于此。20xx年9月17日,正下着秋雨,路面上到处都是积水,因弯道较急,车子转弯时猛然抱死,一下子就滑出了路面,接二连三的翻滚、旋转后撞到了路边树上,安全气囊全部弹出,车损严重近乎报废,那一瞬间他感到,这下子完了!他本能的伸了一下胳膊、动了动腿,除了头昏脑涨、胳膊钝痛外,自己还算清醒,挣扎着爬出车子,拨打了救援电话,又联系村上把带回来的资料捎回去……老婆孩子经过这一回,死活不让他在去当什么“第一书记”,他却说:“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们不懂,咱受这点惊吓、带点伤是小事,可不能误了村上的脱贫攻坚,那才是大事。”就这样,仅仅休息了一周后,他就带着伤痛继续回到了xx村——他的脱贫攻坚战场上。

  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园   支部强了,群众有盼头了,但是村庄环境卫生还不行,还不是群众心目中的“美丽乡村”。为此,xx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村干部一起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开始了“跑腿磨牙”争项目的日子。为了改善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xx到镇上跑县上,自理食宿车票,争取部门支持,先后维修过境路10公里,新建生产路23条、52公里,集雨水窖91口,公共厕所5个,卫生厕所XXX户,垃圾台5个,过境路花园XXX个,安装太阳能路灯XXX个,维修过水桥1座,全面提升了村庄“硬件实力”。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乡风文明评选活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好家庭”“脱贫之星”“最美乡贤”“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个人,充分发挥“爱心超市”作用,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如今,曾经脏乱差的xx村,呈现出环境整洁、乡风文明、一派生机盎然的新景象。

  驻村以来,xx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换来了村上的新面貌。一说起冠杰,xx村群众都会树起大拇指说,冠杰这娃好太太哩!可给咱办了不少好事。村干部更是赞不绝口:“这娃不仅有想法,而且能吃苦,跟上这人干,有奔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xx王家庄第一书记xx常说:干工作首先要做到“三心三意”,即真心、耐心、爱心、诚意、善意、满意。真心就是要通过与大家谈心交心,以诚相待,党员干部才能倾听到呼声、了解到疾苦、取到“真经”。耐心就是民之所呼所盼,我当有所应有所为。村民们的需求,就是村干部的最高工作指南。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爱心就是要时刻惦记着村民的酸甜苦辣,把每次上户都作为服务群众的一次机会,用爱心打开他们的心结。诚意就是要对群众敞开心扉,聆听到群众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得到群众最真实的反馈,了解群众最真实的需求。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作为党员干部尤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凡事要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退路。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群众工作更好地开展。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衡量工作好坏的“精准之尺”,走好干部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只有“让群众满意”,才能真正“让组织满意”。

  xx不只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前不久,王家庄的高家河村民小组传来龚国权女儿龚小女不上学的消息。xx放下工作与村干部一同前往龚国权家,到达龚家时,正好赶上晚饭,他们一行4人默默等候,而表面上平静的xx,内心却并不平静,他心里默默筹划如何劝说龚国权的女儿继续读书。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xx“三心三意”服务群众的集中体现。今年年初,经村两委讨论通过镇政府协调县上相关部门为村上有养殖土蜂技术的周志玮免费发放了XXX个蜂箱,老人虽已过耄耋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铄。今年养殖中蜂37窝,6月份采糖,产量达200余斤,成果喜人。但喜悦之余销路成了问题,xx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通过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销售,但收效甚微,只卖出5斤,这可急坏了周志玮。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发现蜂蜜卖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包装,找到原因后,他立即在网上帮助购买了专门装蜂蜜用的瓶子及包装,再一次进行销售,并与寺仙镇土蜂蜜销售合作社合作,同时,xx还积极动员同事朋友,卖出蜂蜜150多斤,收益7XX元,彻底解决了蜂蜜销售难的问题。

  把群众的问题一抓到底,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办群众想办之事,这就是xx。他时常告诉自己:第一书记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谨记“三心三意”,真正做到履职尽责,保持力度、保持韧劲,才能善作善成。前方的路还很长,或许一帆风顺,或许充满荆棘,但xx无畏。因为“三心三意”履职尽责的信念是他披荆斩棘的利器。

  “天太热,要注意通风,一定要管护好这些蔬菜,看这长势,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卖了。”8月13日下午,雷阵雨刚过,拱棚内异常闷热,xx满头大汗,挨座大棚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发展大棚产业是他来xx村最操心的事。xx是xx市财政局收费资金管理处副主任,20**年5月,他被选派到xx区南泥湾镇xx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xx多方筹措资金,为xx建大棚、打水井、安装路灯、硬化道路、美化村庄,使xx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凝聚力量谋定发展思路   xx到村以后,利用半个月时间,挨家挨户了解村情民意。“基层党组织是一个村子的核心力量,要想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xx说。xx村有党员XXX名,但大多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偏低。在摸清底子以后,xx和村两委会成员多次研究,决定加强组织建设,确立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动,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和村两委会,制定了xx村20**—202x年整村发展规划:20**年,发展山地苹果400亩,雪桃200亩,新建62座拱棚,发展至少XXX户养殖户,硬化村道1.5公里,村民人均收入达到XX.X万元;

20xx年,配足配齐产业发展机械设备;

打深水井、铺设饮水管线、新建蓄水池,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万元……到202x年,把xx村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农村旅游示范基地,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二万元。

  真心扶贫兴产业强基础   “只有发展起稳定的产业才能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xx到村以后,召开了三次村两委会和六次村民大会。大家一致认为,借助本村距离xx市区只有18公里的区位优势,发展大棚产业前景可观。他多方协调,争取资金,整天蹲在工地上督促施工进度。经过四个月的努力,xx村建起了长50米、宽8米的标准拱棚62座。“今年6月,我家的两棚西瓜、小瓜收入超过XX.X万元,西瓜和小瓜下架后,紧接着又种了豆角和茄子,这两棚菜少说也能卖个六七千元,一年下来,光这两座大棚就可以收入三万多元。”村民陈海莲高兴地说,“能有这样稳定的收入,全靠人家焦书记,是他帮我们建起了大棚。”为了加快产业发展,xx积极协调银行,向XXX户农民发放产业贷款XXX万元;

并引导村民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壮大产业规模。20**年,xx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当年养牛32头;

组建了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已向农户发放产业贷款XXX万元。“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不仅提高了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也为xx村整体脱贫致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xx村党支部书记马向雷说。xx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基础设施落后,一下雨,道路泥泞,村民无法出行。xx到村以后,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包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调动一切力量筹措资金,加快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先后为xx村硬化道路3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1盏、打水井11口、修建拱棚耳房28间、新修排水渠2000米……“焦书记来到村里才一年多,能干出这么多的成绩,的确令人敬佩。”xx村监委会主任高小平说。

  真情帮困温暖困难群众   低保户杨小峰在半岁时得了重病,导致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改嫁,是外公、外婆拉扯着他艰难度日。xx看到他家的境况,情不自禁地掏出了兜里的几百元钱,并为他家投资3000多元新建了厕所,硬化了院内的路。从此,杨小峰的轮椅可以直接推进厕所,方便了许多。杨小峰的外公刘生富感动得老泪纵横:“焦书记真是为我们解决困难的好干部!”今年68岁的张步德是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步德在年轻时左手臂受重伤,丧失了重体力劳动能力。xx了解了情况后,不仅给张步德送去了慰问金,还给他安排了在村里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个月增加收入XX元。“焦书记帮我家建了猪圈,翻修了厕所,引来了自来水,春节前还给我送来了XX元慰问金让我好好过年。”84岁的贫困群众常增保感激地说,“焦书记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好干部群众太欢迎了。”4月8日至12日,xx市大面积降温,xx怕大棚里的苗子被冻坏,及时组织种植户为大棚里的瓜苗覆盖二膜防冻。由于防护措施及时、得当,没有一座大棚的苗子受损。大棚小瓜成熟后,xx发动驻村工作队帮种植户推销了2500多公斤小瓜。xx村村委会主任杜成辽感慨道:“一个外来的干部都能把村里的事当自己家的事一样对待,我们更要同心协力,让全村人早日脱贫致富。”20**年,xx村成为xx区的“科技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xx区“优秀基层党组织”。20xx年7月,xx被评为xx市“优秀第一书记”。

  “我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听说单位有去基层担任第一书记的名额,就主动报名,不是为了‘镀金’,而因为有很浓的农村情怀,也是真的想借此机会为‘乡里人’做点事。”   从河北省农村走出来到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从学校管理科科长到xx市xx村第一书记,对于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北京书记”的xx来说,一次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第二次是让他人的人生发生转折。

  “他在这里呆了三年,村里一年一个变化……”驻村的第一年因为条件有限,xx就在党支部书记彭毛才仁家里“借宿”了一年,也正是这一年里,彭毛才仁见证了xx从对藏语一窍不通到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从缺氧状态到和村民一起干活的“本地化”,从一个“外来人”到“亲戚”的转变。

  xx村位于xx县扎巴镇西北侧,连接外界的是一条18公里长的蜿蜒山路。站在山顶望着脚下南北狭长约1.5公里的山坳中,那XXX个崭新且具有藏族特色的庄廓院,就不难猜透彭毛才仁对xx的认可与不舍。

  翻开xx的扶贫工作日志,记满了xx村XXX户XXX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以及致贫原因和解决办法。“没算过,但最少也得有个2万多字吧。”扶“志”和扶“智”几乎贯穿了xx的整个工作思路,扶贫工作也顺着这条线一步一个脚印接近既定目标。

  “村里有部分群众是文盲或半文盲,大多数村民思想观念保守,愿意接受资金和物资,但对技术培训和政策引导态度消极。”xx的工作日志中,这段话非常显眼地单列了一行。

  为了打破旧观念和消极的脱贫风气,xx在村里物色了两户“积极分子”,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种植了6公顷的蕨麻,并利用无污染的优势开始发展藜麦和黑青稞种植产业,20**年这两户第一次赚得了5万元。

  “榜样的影响力是无穷的,贫困户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了。”曾经因为懒而致贫的有拉才仁,曾经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三十出头的他以前的口头禅是‘不给钱我咋脱贫’,当看到其他人在政府帮扶下挣到了钱,他坐不住了,和村里几个人合伙挖起了虫草,加上扶贫产业的支持,现在他是有私家车的人。”看着贫困户能积极地动起来,xx既欣喜又欣慰。

  知识改变命运。望着脱了贫的大人们,xx又把精力放到了孩子们的身上。“只有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xx借助中国地质大学的力量,专门设立了“雪莲花”教育基金,通过一个学校一个支部资助一个孩子的方式,使得XXX名孩子上学无忧。

  “和大人们一样光给钱扶着走不行,得让他们见世面树理想。”为此,xx除了筹资改善村里小学的教学设施外,还专门制定了“请进来,带出去”的扶“智”计划。从20**年起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xx村助教和开展拓展训练。“当孩子们对大山外面有了憧憬后,我们再带孩子去北京体验大都市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对未来有个目标,不做‘井底之蛙’。”   “小德措就是通过这项活动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xx嘴里的小德措在xx村小学上四年级,因为姐姐患有小儿麻痹,父亲多杰才仁患了腰椎结核失去体力劳动,父母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自己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地上着学,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为她打来了一扇了解山外世界的窗户,去年给她报名参加了‘xx学子进北京’活动,一圈北京回来后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和你一样去北京工作。’”   xx的欣慰不止如此.小德措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父亲多杰才仁,看到小女儿的积极乐观,多杰才仁也走出了消极阴影,当上了村里的公益护林员,每年XX.X万元的收入让他对未来有了新希望。

  如今的xx村脱去了旧貌换了新颜。20**年底,xx村实现整村脱贫,沐浴在幸福中的村民们,手里攥着种植产业,怀里搂着见过世面的下一代,享受着随时能洗热水澡的惬意生活,嘴里都念叨着一句话:“多亏了北京来的荣书记,这日子才有个奔头。”   

推荐访问:脱贫攻坚 脱贫 攻坚 事迹材料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