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时候过年的记忆 [小时候过年]

时间:2020-01-12 10:24:07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煮肉

  

  那时,大年三十生产队不出工,父亲起得很早,走地火笼上面的梁担上取下很多熏得扬尘(烟尘)很厚的腊肉,架起大火,用火钳夹着烧,油滴在柴块子上面呲呲响,火苗跃起几尺高。烧一锅开水,把烧好的肉放进锅里,拿切刀刮得嚓嚓响,一块块皮子黄黄的腊肉放进筲箕里。猪脚杆,猪耳朵,猪尾巴,方方肉,猪心,猪腰,猪肝,血灌肠,豆腐干------剩下的事就是母亲的了,掺一大锅水,灶孔里架上柴块子,把腊肉放进去,加萝卜荚、干豇豆、海带,我们小孩子也帮着拉风箱,火烧得发笑(有气流从木柴的缝隙中冲出来,带着火苗发出声音,称为火笑),我们也跟着笑。母亲就准备淘米做饭,洗盘子碗筷,到中午,过年饭就煮好了。

  

  祭祖

  

  吃饭前要祭祖,用盘子端上一块煮好的肉,称为刀头,大人带着小孩,到坟园里那些祖先的坟前挨着敬一遍,放火炮儿,烧草纸,点香蜡,作揖磕头,说一段敬重仙人、祈求保佑的话。然后端回刀头,祭祖仪式完毕(人越大就越懂得这些风俗礼仪的含意)。首先切刀头肉,再切其它肉、菜。我最喜欢跟爷爷一起去拜坟,他很虔诚,作揖磕头都很有范儿。我不喜欢跪着磕头,他就只让我鞠躬或者作揖。他还可以把那些坟包每一个都说出人头来,叫我怎么称呼,还讲一些关于那些祖先的故事,父亲就不知道那么多了。

  

  吃饭

  

  从祖爷以下的各家都把菜端到一起,用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人都到齐了,坐好了,大人们喝酒,倒一大碗,或者盅子,从最长辈开始,挨次传递着一人一口,后来条件好了,就买有酒杯,一人一个杯子,高级多了。先上的是干盘子(下酒菜),再上烫菜,热菜,小孩子喜欢吃的油炸裹红糖的汤圆儿,大人不停的往小孩碗里挑菜,叔叔婶婶们争着把自家的菜介绍给其他人,还谦虚的说做的哪哪有问题,品赏中大家都相互夸赞,相互交流刀工、火候、佐料,其乐融融。三十天吃饭不能泡汤,否则就要垮田坎。大人们还要说些其他话题。小孩们吃得肚皮鼓鼓的。

  

  下午

  

  母亲洗碗筷,喂猪,然后到地里准备正月初几里的猪草。父亲理阳沟,到山上割牛草,必做的还有砍圪兜烧一火笼大火,松柏树的大圪兜可以放在火笼里烧几天几夜。小孩子们帮着母亲打扫清洁,里里外外,院坝边上,全都扫的干干净净。还要将中午保存的切成片的猪耳朵、肝子、香肠等用纸包着,跟邻家的孩子们交换着吃,哪家过年肉煮的少,就给那家的孩子多分些,悄悄地聚在一起分享,比在桌子上吃起来更有滋味。

  

  三十夜守岁

  

  吃过晚饭,火笼里的火烧得旺旺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的事情很多。还有邻居来串门的,摆摆龙门阵,谈谈来年有什么打算。稍晚点就各自回到家中,三十的晚上是必须待在自己家里的,每到过年都会听大人们说到:讨口子都有个三十夜。烤火要烤得很久,称之为守岁,是守住今年留恋时光还是守住来年充满希望,我至今没搞懂。那时听人说还要给压岁钱,可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后来我回家过年,有小孩子们一起守岁,有时记起了我就给他们发压岁钱了。有守岁守通夜的,可我从来没有过,不多久瞌睡就来了,哈欠连连,很多时候就给睡着了。有时院子里的小娃儿约好征得大人们同意的时候,大家就凑在一家玩游戏,摆故事,唱歌,还有请火姑娘,那就要玩的很久都没瞌睡了。请火姑娘我至今感到神奇,由两个不满十二岁的小姑娘,抬着用稻草做的小人,还给她穿了衣服,在火笼边上烤,烤热了的时候,就唱请火姑娘的歌,记不起歌词了,有时间再去了解一下。请来了时,就问火姑娘问题,他会点头,如果乱说,他就不停地点头,幅度越来越大,很吓人。后来我问一个当年请过火姑娘的姐姐,是不是有神来了,她说是假的,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她们商量好了的,火姑娘点不点头,发不发脾气,都靠她们操作。我还有点不信,那么神奇的事情,她们能操作吗?听说还有请板凳神、筷子神的,最厉害的是扫把神,它发气了会飞到房顶上去,还要打人的。可我从未见识过。到了深夜,子时之时,大人们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担金银水,到水井里去挑水,把水缸里装得满满的。水井边挑水的人很多,要排队,因此又叫抢金银水,象征金银满堂。如果临近有在外工作的回家过年,三十的晚上还能听到鞭炮声,砰砰砰的声音在夜空里回荡,家家户户都跑到院坝边上去看,可还是只能听到声音。记得有几年有很多人放雷管,可以看见天空中炸开的火光,声音响彻云霄,甚是过瘾,那时我就觉得大人们也喜欢玩、喜欢热闹,只是比小孩子们玩得更高级、更玄乎。

  

  初一天

  

  大年初一的早上没有禁忌,可以乱说,大年初一要说怪,猴子龙神猪八戒,是祖辈传下来的口诀。只要一睡醒,就在铺里乱吼一通,什么妖魔鬼怪都可以吼。大年初一小孩子还要摇斑竹,屋后有一大片斑竹林,我们很早就起来跑到斑竹林里,抱着斑竹狠狠地摇,摇得满竹林哗哗响,边摇边喊:斑竹高,斑竹长,我跟斑竹一样长;斑竹长,斑竹高,我跟斑竹一样高。一遍又一遍,直摇得手发软,嗓门儿吼干。摇斑竹是可以长成高个子的。大年初一还可以睡懒觉,名曰困瓜子(南瓜、冬瓜等瓜类),睡得越久瓜子就会结得越多,长得越大。大年初一早上还要吃汤圆,象征一年里万事皆圆满。大年初一有禁忌,不得扫地,不得往外面倒水,洗脸水,洗脚水一律都要装在桶里放着,初二的天才能倒出去,否则就要破财,乡下城里人现在都坚持这一民间规则,有人屙尿都要屙到桶里放着。三十的天就要把长条形的东西全部藏好,如锄头、扁挑、绳子之类,初一天是见不得的,否则一年会碰到很多蛇。大年初一出嫁的女子一般不能回娘家,如果初一回了娘家,那么就要连续三年都要那天回去。大年初一可以穿新衣服,小孩子们早就盼着穿新衣服了,起了床,母亲把我们几姊妹的新衣服早就摆了出来,挨次给我们穿好。丢掉那些补疤衣服,穿上新衣服的感觉特好,比很多天没有吃肉吃到了肉的心情还要喜悦。大年初一还可以看舞狮子、耍龙,龙狮队一长串,敲锣打鼓,走在前面那个胖娃娃最有趣,蹦蹦跳跳的,到哪里都带来喜洋洋的气息,狮子可以爬上几张重叠起来的桌子,在上面翻筋斗,倒挂金钩,小孩们一路追着看,走到哪里都有人发瓜子、糖果、爆米花,揣得衣服裤子的兜兜里满满的。舞龙耍狮子的可以得到很多赏赐,钱、香烟、大米之类,给得越多,领头的给你说的好话也就越多,那些押韵的顺口溜不停地从他口里蹦出来,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如嗨——,狮子头上一点蓝,我给主人家拜新年,自从狮子走过后,金满斗来银满贯,海——狮子头儿圆又圆,我给主人家拜新年,自从狮子走过后,子子孙孙中状元。我最喜欢看狮子,龙这个东西我始终看不出有什么美感,小时候觉得有点吓人,现在觉得象怪物,其实狮子是自然之物,自有美感,龙乃人造之物,本就是怪物。院子外面的田坎上有两颗大柏树,有些年队里的年轻人初一天在两颗柏树间搭了秋千,荡秋千我们那儿称为甩秋,老远的人们都跑过来一展身手,有些人可以把秋千荡得跟上面的木杆子平行,引起一片惊呼,叫好声,巴巴掌不断。小孩子们久久围观,看秋千在空中飘来飘去,越荡越高,人在空中鸟儿般飞舞着,羡慕不已。秋千一直要荡到正月十五才拆去。

  

  走外婆家

  

  正月初几里,所有的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雷打不动的规矩。我们家有几个姑姑,几个姨娘,大家都商量好,有时候先接待姑姑们,有时候我们走外婆家回来后姑姑们再来。母亲提前做准备,要送挂面、鸡蛋、打几斤酒、蒸泡吧馍馍(甜糕儿)、腊猪脚杆等等,还要给舅舅,二外爷,其他外婆家较近的亲戚送情,背上一背篼。路上还可享受优待,父亲会背着我,有时让我骑到他的肩上,叫骑马马。到了外婆家,大姨、三姨、幺姨都是全家人一起来了,各自的小孩子一大群,我们小孩子欢聚的时刻到了。外婆笑得合不拢嘴,挨个把外孙子、外孙女们抱一遍。先吃一碗外婆做的红糖醪糟汤圆,再吃糖果、饼干、瓜米子,然后就出去玩耍。外婆院子里的人也一个接一个涌过来,满屋子问候连连,笑语串串,热闹纷繁。那些亲戚都挨家请吃饭,一连好几天。走时还可以得到外婆、舅舅给的过年钱,那时外婆家很穷,但给外孙们过年钱却是少不了的,小时候的外婆家是外孙们的乐园。

  

  烧虼蚤

  

  过小年的时候,我们河这边的任家、王家都是过十四,河那边的张家、肖家过的十五。天快黑时,在空地上堆一堆柴草,一般都是干竹子尖梢,有时加一种叫蹩揦子的柴禾,烧起来噼噼啪啪的响,像把虼蚤放进火里烧的声音。火燃得很旺,边烧边大声吼叫或者拖长声音像唱歌:虼蚤公,虼蚤母,河那边请你过十五,酒也有啊菜也有,把你涨得爬起走。到处都在烧虼蚤,到处都在唱烧虼蚤的歌,小孩子们最踊跃,也最卖劲,大人们也加入。我一直都想搞懂河那边十五烧虼蚤说什么,后来才知道,河这边也有些人家过十五,比如罗家,还有张家,河那边也是十四的下午在烧虼蚤,吼的话跟我们一样的。

  

  正月十五过后,大人们开始到地里种洋芋(土豆)、灰菜,开始耕冬水田,年渐渐远去。大人们又在忙碌中打理新的一年,小孩子们期盼着下一个年的到来。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小时候 过年 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句子 小时候过年的记忆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