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垛吧 [品读大垛]

时间:2019-12-10 10:29:2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田野的树木和庄稼,把大垛的乡土风景缀到了极致。硬质化的水渠,林网化的农田,水渠上的树木拥抱着碧绿,他们把枝头伸向每一个空间和缝隙,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来到大垛,一转眼九年了。光阴如流水般,日复一日,凭心而论,对于这个小镇,我的心始终深藏着一些诚挚的渴仰与希望,也涵盖着多少无以言叙的追求与祈盼。

  大垛,位于里下河腹地,空中鸟瞰,仿佛若干垛岛组成的一只活灵活现的神龟(星象属玄武,寓意众星拱北),横卧在兴化东部的新唐港河与梓辛河交汇的碧波之上。大者近百亩,小者几分地。其中,镇东的2个小垛(位于镇东木匠垛西南隅河流中),形同龟眼。镇南油坊垛和西北隅垛岛、西南角火箭垛(今镇企管站),酷似龟足。而古镇西部西星舍(今安民村委会所在地)以西的西尖子宛若隐隐约约的龟尾子。在这些奇特的垛岛中,有1个最大的垛岛,面积近百亩,便是龟身(今大垛镇中心区)。

  由于大垛先民对被尊为水神的北方真武大帝、舜王时代的治水英雄崇伯鲧(夏禹之父)十分崇拜,在治理沼泽地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个垛岛组合成一只硕大的喜水而不怕水,且长寿吉祥的神龟形象,从而使这方热土旱涝保收,平安幸福。大垛先民对治理水土的认识和他们的创举,至今值得我们借鉴。

  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勤劳智慧的大垛人世世代代完成的杰作。大垛人用自己的双手造就了这方美丽富饶的家园。

  位于镇东的佛教临济宗古刹千佛古寺,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近380年历史。自开山始祖至上世纪40年代中期拆毁时的最后一任住持僧永丰,相传已历12代。据《兴化县续志》记载,民国初年,大垛千佛庵香火极盛,拥有174亩庙产。可惜的是,1942年日寇占领兴化,伪军刘湘图22师86团高杰部将庙宇拆毁。2006年,时逢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毁坏60余年的千佛古寺得以复建。

  在大垛镇区的东北,还坐落着一处省级文保单位——清代扬州八怪领衔人物郑燮(字克柔,号板桥)的墓园(又称板桥林园)。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郑板桥曾在管阮庄(即今管阮村)设馆授徒。同时,管阮郑家大场是郑氏家族祖茔所在地。墓园东侧的郑板桥艺术陈列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两进两厢、三庭院、两甬道构成,前后左右皆以回廊连接。西厢回廊有两门可通墓园。让浑然一体的墓园和陈列室,有了林园的格局。在千年长河中,大垛精英代不乏人,兴化古迹四牌楼的47块匾额中,旌表大垛人及与大垛关系密切者就有4块,即名贤鼎望、诗画名家、恩荣三锡以及才步七子(旌表郑板桥)。

  大垛,承载了太多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

  说实话,九年来,有时真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大垛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常常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随手点一支烟,让烟陪伴自己度过岁月的思考。勤劳朴实的大垛人,将土地上的太阳托起来又放下去,用大滴大滴饱满的汗水把土地浸透又凉干,用老米勒画笔下《播种者》、《扶锄者》明快的色彩把乡村照亮,把土地上的挚爱照亮。虽然乡村生活有时也会让土地上的一些事会像一个个粗糙的老茧,使人疼痛。但她们坚信没有土地,没有土地里的秧苗,没有土地里挥泪坚忍的庄稼人,那就不是农村。她们视土地为生命,寸土寸金。除了大田栽种稻麦不谈,就连河坡、圩埂也都安排油菜、黄豆、蚕豆、高粱等作物。想到这里心就会突然热起来,仿佛什么东西在心底扯动。大垛人的刚毅、大垛人的潇洒,大垛人的风趣,大垛人对粮食、对土地的侃侃而谈,一种醇厚的底蕴不经意间就能激励着我不羁的灵魂。

  站在兴东公路高架桥上,仰望湛蓝的天空,凝望着大垛的大地,感受着田野吹来的凉爽的风,你就会感到有一种旷古溶入时代的美。境内河港纵横,水就像她挥洒的彩带,把大地装扮得光彩夺目。车路河、塘港河、蚌诞河,几百年,上千年,流淌着,歌唱着,挽着云朵,淌着花香,呈献美丽、呈献想象。

  田野的树木和庄稼,把大垛的乡土风景缀到了极致。硬质化的水渠,林网化的农田,水渠上的树木拥抱着碧绿,他们把枝头伸向每一个空间和缝隙,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枝树枝,每一片叶子,都是一种美的造型。农田被它们切割成一方方,一块块,一框框,庄稼们生机盎然的在各自的天地里快乐地生长着。美丽的色彩,夺目的斑斓,把大地装点得丰富灿烂、多姿多彩。在我的眼里,它不仅有画般的美丽,诗样的意境,更有泥土一样的厚实,天空一样的高远,河水一样的鲜活。

  作为一名国土资源管理者,九年的光阴,在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的路上,我用目光、用职责品读大垛、触摸大垛、融进大垛,一条河流、一段炊烟、一片吐绿的稻子、一条伸向远方的田埂、一方正在整理的土地,让我看到了大垛人土地之下盘根错节的情结和土地之上淋漓尽致的发挥。仔细地欣赏的田野里的庄稼,会觉得土地上激起的心潮,会更加的澎湃,灵魂更加昂扬,对土地的崇敬更加高涨。

  品读大垛,能真切的听到乡村昨天、今天、明天的款款深情的轻响;品读大垛,能感受到那关于粮食的清新又温柔的微香。品读大垛,在枝头田间,在洁静的水面上,在每一个有情于土地、有爱于粮食的心间

[责任编辑:可儿]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推荐访问:品读大垛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 品读经典《消息二则》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