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210412210804

时间:2021-04-13 08:22:44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分米和毫米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有所倾向。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反思本节课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有效复习,引发冲突,为分米的认识作好铺垫。

在导入部分,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一般情况下,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这样一来就唤起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为下面学习分米、毫米作好了知识准备。

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分米概念的引出是在复习厘米和米的知识时巧妙引出的:“文具盒长2( )”,让学生填适当的单位,这时候学生的答案就有了分歧,有说厘米,有说米,还有说分米,问题的出现为新单位的学习埋下了伏笔,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这样的复习是有效的。本环节的设计巧妙之处就是将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量的过程中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语言精练,使学生明白10厘米,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方法。

二、重视认知过程,有效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让学生在尺子上快速找出1分米,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能很快的找出从0刻度到10厘米处,就是1分米;这时候教师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追问,你能从不同的地方找出1分米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了,答案多种多样。让学生试画1分米长的线段,同样也是如此,教师的思维灵活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真正的让学生思维活了起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数一数、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模型。

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先让同学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测量的结果是数学书1厘米不到一点,学生发现问题:如果想知道精确的长度该怎么办?因此,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举例说明:5角硬币、银行卡、大约1毫米。

巧妙的引导会防止学生觉得知识传授过程的做作。教师学生用已学长度单位量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时,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需要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毫米的概念。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在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之后,分别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再画出1分米和1毫米长的线段,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让学生的认知更加真实,更加清晰。联系生活,深化表象。在学生感知了1分米、1毫米的表象后,就设计这样的问题:“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丰富加深1分米、1毫米的表象,同时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周围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重细节处理,深化分米、毫米的认识。

“注意细节”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把握了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大约”一带而过,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也培养学生 对数学的严谨意识。

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师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也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整节课自始至终都是教师在引领学生观察、测量、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了分米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这样学生在认识毫米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效仿分米认识的方法合作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角》教学反思 篇二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演示、操作等方法有机结合贯穿教学始终。教学中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对角动心。

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虽然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路还好,但是环节的实施不是很好。应该先由比较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角的大小,引出用重叠的方法比角的大小(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让学生拿自己的三角板和老师的大三角尺,或其他学生的小三角尺比一比,体会比较的方法。

还让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引导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篇三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容积等有关知识后进行学习的,这部分知识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避开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采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直接导入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排水法,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演示、观察、讨论直至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有声有色。但是,课后经过丁老师和李蕊坊主及各位坊员对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提出的见解及指正,我意识到自己由于胆小怕出问题的思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数学教育的根本不是教会学生怎样算题,而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我偏离了这一主题。

由于我刚开始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没有进行大胆猜测验证,学生们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发展,整个课堂便失去了灵动。虽然整个课堂经过我一步一步引导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没有做到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心动”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缺憾,我意识到教学时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要越俎代庖,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他们的认知冲突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孩子们的数学课堂,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数学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课堂“动心”。

很庆幸有机会加入李蕊老师工作坊,并且加入《小学数学课堂“生动之动心”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团队,使我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提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继续努力,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四

比例的意义是整个单元的核心,是学习正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直接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效率。因此学好比例这部分内容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墙面上的国旗进行对比,学生得出结论"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我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他们的形状相同?学生尝试写出比并求比值,并在本子上记录找到的相同比值的比,并写成等式,同学们发现这三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长与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从这三面按比例缩放的国旗中,孩子们写出来许多等式,从而揭示比例的概念。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了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我出示了两个比,天安门国旗的长:天安门国旗的宽和教室国旗的宽:教室国旗的长,孩子们通过计算发现它们的比值不相等。为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观察总结出按比例缩放时,只有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比值才相等,这样学生对比例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完成了有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本节课“要研究一个结论,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初步结论——验证的一个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要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结论,更要学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做到既要“鱼”,又要“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数学动心。

《平均数》教学反思 五

《平均数》这节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数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我出示课件学生们收集旧塑料瓶的图画和统计表,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一些信息(对应图画),孩子们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操作。我来到学生中间,叫起一名同学和他比身高,问到如果求我们两人的平均身高用这个方法行吗?学生们在一片哄笑声中说出不行,那有更好的方法吗?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还能用计算的方法。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此步可采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获得答案,因为对于个别同学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总个数,再平均分,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最后叮嘱学生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加上括号并写答语)。

在同学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后,随之我又引导学生平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在引导,在一组数据中发现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以及平均数的意义。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均数,我出示了铁道部限高的图片以及干旱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的图片与我们正常用水图片的比较,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也让学生明白平均数在国家制定政策方面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情感体验,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教学反思 篇六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类知识,同时是图形的一种变换,其特点是:图形的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知识本身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难,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停留在感性的方面。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按一定的比将图形的每一条边同时放大与缩小。课前,如何让孩子们能抓住其本质,如何能让孩子和已有的感性认识引起冲突,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我首先出示了一张动物图片,但鼠标变成小斜线时,我拖动鼠标,图片会放大;当鼠标变成上下箭头的时候,我拖动鼠标,图片的长会放大,宽不变;当鼠标变成左右箭头的时候,我再拖动鼠标,图片的宽会放大,长不变。这种图片间的对比,孩子们对于图片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对于图片的放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了对发大于缩小有了更深的理解后,我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尝试完成书上呈现的例题,发现正确率在90%,对于特殊的图形三角形的放大,你是怎么做的?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班里汇报,这里我质疑:三角形的斜边也放大到原来的2倍吗?你怎么知道的?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整个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数学思考。

不足之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两种不同的图形变化,表示放大与缩小的比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尤其在综合性的联系中,放大与缩小是以谁为标准的也容易混淆。因此孩子们的分析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待于培养。

推荐访问:数学教学反思 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210412210804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