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特点的意义 [清明节]

时间:2020-01-11 10:29:03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清明节

节日名:清明节

时间:清明当天(大约在公历每年4月5日左右)

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中“路上行人欲断魂”暗合了现代清明节的习俗。我国民间很重视清明节,哪怕在外地,都要回家祭扫祖坟。

清明节也是一个节日,根据2013年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节休息一天,是我国放假的四个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寒食节)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法定节假日,在唐代放假4天,宋代更要放7天长假。

清明习俗

满清《燕京岁时记》引用《岁时百问》的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初,大江南北都是草长莺飞,春风和煦的三月天,古人如何会辜负这美好的春天?杜牧的诗除了“路上行人欲断魂”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其实在唐代清明节可不只有扫墓。

1、扫墓

《梦梁录》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 冬至后一百五日是寒食节,在宋代,扫墓从寒食节扫到清明节,连续几天,但寒食节这天最为隆重,清明日只拜扫新坟。

宋代清明节似乎把寒食节包含进来了,从寒食节到清明节都可以祭扫。《东京梦华录》还提到:“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gǔn)叠成楼阁之状,” 看来用纸扎成楼阁等实物祭扫的风俗在宋代就有了,满清时代《燕京岁时记》记载:“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fān)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直到现代这个习俗依然保留,内容更加的丰富了,连最新流行的手机都做成模型一道烧给祖先。

2、游乐

《东京梦华录》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yòu)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梦梁录》:“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fǎng),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从宋代《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来看,宋代清明节依旧延续了寒食节踏春郊游的快乐形式。宋朝人很懂得雅趣,或在花树下,或在花园里野餐,直到月挂柳梢,歌声依旧不断。《武林旧事》也提到:“寻芳讨胜,极意纵游”。满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各携纸鸢(yuān)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直到满清时清明祭扫还带有游乐的内容,扫完墓就在坟前比赛放风筝。

宋代的蒲(pú)积中编辑了《岁时杂咏》,都是和年节有关的诗词,下面唐代和宋代各引用两首,从中可管窥唐宋清明节习俗。

唐代孟浩然的《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zhuó)茗聊代醉”张籍的《同绵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京防》:“郡内新开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瑟任摇情。”

宋代司马光:“寂寥清明后,余春已无多,闲轩赋佳致,不惜载酒过,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临樽(zūn)不尽醉,奈此芳菲何”孙永的《清明》:“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今日江头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炉香”

从唐宋的诗词和记载来看,唐宋时清明节更多的是不辜负三月阳春,踏春野游,纵酒欢歌。

演化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节日,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大幅的内容介绍寒食节,只提到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唐代和宋代官方确定的节日是寒食节,而民间却有大量诗歌提到清明,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节日名称清明节,寒食节只是简略带过。到满清时,已经弄不清楚寒食节了,《燕京岁时记》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对寒食节的说法开始不对了。

寒食节和清明节尽管到现在还并存,但此起彼伏,唐宋前重寒食节,唐宋后以清明节为主,唐宋时还是纵酒欢歌的踏春时节,再以后,清明节的快乐渐渐被对先人的哀思取代,民国的《岁华忆语》对清明节的记述只有祭扫了。

漫长的历史,节日内容不断在演化中,新的内容加进来,老的内容慢慢退出,到现在只剩下寒食节禁火,清明节给先人上坟祭扫,将古时寒食节及清明节的快乐完全丢掉了。

作者:王瑜

2019年4月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清明节 清明节诗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