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降文天祥]宋文天祥的七言绝句

时间:2020-01-06 10:36:5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元1279年十月初一,张弘范把文天祥押解到大都了。  文天祥个人的战争,就此展开了。宋朝已亡。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在失去依恃的情况下,为了坚守志节,文天祥苦战苦熬将近四年。元朝统治者为了让文天祥投降,使出了怎样的招数呢?  博罗采取了种种方法劝文天祥投降。先是让他的两个小妾、两个女儿来看望他。  文天祥有两个儿子,六个女儿。长女定娘和六女寿娘病死在惠州河源县三角村。1277年八月,空坑之败,文天祥的元配欧阳静娴,两个小妾颜靓妆和黄琼英,以及二女儿柳娘、三女儿环娘、二儿子文佛生,全部落入元军之手,被押往大都。二儿子文佛生不堪折磨,病死途中。其他亲人到了大都,在宫中为奴。大儿子文道生,1278年八月,在潮州染上瘟疫,病死了,同一月,文天祥的母亲也死了。1278年腊月,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被俘,四女儿监娘、五女儿奉娘在那次兵败中走散,再无音讯,极有可能被杀。  这时在元朝宫中被迫为奴的二女儿柳娘、三女儿环娘,年龄都是十四岁。元朝统治者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让他两个小妾两个女儿过来劝降。她们哀哭劝公叛。文天祥痛断肝肠,但仍然说:汝非我妻妾子女也,果曰真我妻妾子女,宁肯叛我而从贼耶?文天祥在给大妹妹文懿孙的信中道: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至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文天祥做有《乱离歌六首》,也称《六歌》,悲叹妻子、妹妹、儿女、两个小妾和自己在战乱中的遭遇。《六歌》在章法句式上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沉郁顿挫,宛转凄凉。我们摘抄几句:  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结发不下堂。  乱离中道逢虎狼,凤飞翩翩失其凰。  将雏一二去何方,岂料国破家亦亡,  不忍舍君罗襦裳。天长地久终茫茫,  牛女夜夜遥相望。呜呼一歌兮歌正长,  悲风北来起徬徨。  大意是,我们是少年夫妻,结发夫妻,恩爱有加,战乱之中,被迫分离,你带着年幼的孩子,不知去向何方,岂料国破家亡,我一直对你念念不忘。天长地久,愁恨茫茫,我们像织女牛郎,苦苦相望,呜呼,吟罢一歌,悲风彻骨,无奈彷徨。  亲情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戴上木枷,酷刑折磨。十月初五,文天祥被带出会同馆,押到兵马司衙门,关入土牢。文天祥在《正气歌》序中这样说: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窗)短窄,汙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  室广八尺,因为宋元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1.68厘米,大约一百个平方。深可四寻,八尺为一寻,深度是十米,也就是低于地面十米。土牢只有一扇小门,终年不见天日。冬天寒冷彻骨,夏天闷热潮湿。不许亲友送饭,要文天祥自己生火做饭,火炉就在囚室内,烟熏火燎。下雨时,雨水倒灌,床铺泡在水中。老鼠横行,虫子乱爬。大小便也不能出去,就地解决。身上虱子抓不完,接着长癞,背上长疽。生活的折磨,使他病倒了。元朝统治者以为,宋朝宰相是吃不了这些苦的。木枷除掉了,又系上铁链子。土牢不通风,什么气味都有,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腥臭难闻。但他凭借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对抗七种邪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天地间的正气。  于是,《正气歌》产生了。我们摘抄几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大意是:天地间存在着刚正之气,杂乱地构成了各种变化形式;在下的是黄河和五岳,在上的是太阳和星星。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浩然之气,浩荡无边充塞着苍天大地。在天下太平清净的时候,蕴蓄祥和表现为政治清明。国运艰难时才出现有气节操守的人,永垂青史。  这是一首流传广远、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1281年夏天。当时文天祥已被囚两年。正气歌既是对两年牢狱生活的总结,又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宣言书。全诗可分为四层意思:一,歌颂正气充塞天地之间。二,引述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来证明正气的伟大力量。三,描述自己在牢狱中所过的非人生活。四,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进一步证明正气的伟大力量。他列举苏武、嵇绍、张巡、颜杲卿、段秀实等十二个忠臣烈士,做为正气之人的典范,以这些人物自期。真是北人传好句,大半狱中成。一首声振千古的正气之歌。  元朝政府进行了十几次的劝降活动,书信居多。原南宋官员王积翁写信劝降。文天祥回信管仲不死,名显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万年。王积翁见他如此决断,不敢再劝。忽必烈又下令优待文天祥,给他上等饭食。文天祥说,吾不食官饭数年矣。  元朝统治者见书信不起作用,就派人过来,面对面的劝降,这样的活动有几次,来打头阵的是谁呢?  面对面的劝降活动有六次。原南宋丞相留梦炎,来打头阵。这个在临安危急关头逃跑的人,降元后做了高官。元朝统治者这样想,文天祥是丞相,留梦炎也是丞相;文天祥是状元出身,留梦炎也是状元出身,一个重量级的,应该有共同语言。  但他们想错了。  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责以大义。  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是卖身  留梦炎羞惭而退。  一些投降的原南宋官员,想请求忽必烈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却阻止: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那些官员不敢再提。  留梦炎以宋朝状元宰相的身份降元,当了高官,成了一只带头羊,帮助元朝统治者招降了一批宋臣,对新建立的大元帝国,算得上有功之臣。可是,元朝官方编修的《宋史》,却没有他的传记。1295年,病死。浙江衢州,他家乡的人说: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直到明朝,凡留姓子孙参加科举考试,一定要出示证明,证明自己不是留梦炎的后代,才有考试资格。清朝乾隆评价: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  关于文天祥做道士的事,《宋史文天祥传》这样记载: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大意是,国家灭亡了,我理应一死,如果能宽大为怀,让我以道士的身份回去,以后以方外之人的身份以备朝廷咨询,也是可以的,如果马上当官,那么,不只是和原南宋的士大夫无法共事,我平生所为也会全部抹杀,朝廷怎么用我呢?其中暗示,他有归隐故乡当道士,甚至将来做元朝顾问的念头。忽必烈曾让一个资深道士跟他谈道,这道士叫灵阳子。据说文天祥动了遁入空门之心。此前,文天祥认识的一位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就曾被忽必烈赐为道士。有此先例,文天祥会不会被释放?放了他,他真的会去当道士?汪元量一个弹琴的,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反抗力,放就放了。文天祥,放了他,必然召集人马继续抗元。还是留梦炎看的准,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  既然丞相不行,第二次,换了一个更高级别的。谁呀?早已投降了的原皇帝宋恭帝赵显。元朝朝廷想,文天祥忠君爱国,皇帝的话,他一定服从。宋恭帝赵显被押到大都后,忽必烈封他为瀛国公。被俘虏的时候他五岁,这时候九岁。文天祥给这九岁的原皇帝磕了一个头,只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然后伏地长哭。九岁的原皇帝也大哭。  1282年,原皇帝赵显十二岁时,被迫迁往上都(今内蒙正蓝旗)。青年时代,为避免被害,自愿当和尚,往吐蕃学习佛法,翻译修订了《百法明门论》等佛经。后来他做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诗中的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性情高洁。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建筑的一个高台,高人奇才应声而至,燕国国富兵强,燕昭王又兴兵报仇。有人拿着这首诗上告元朝朝廷,朝廷说,你这不是想搞复辟吗。下诏让他死,死时五十三岁。  第三次,宰相阿合马。  阿合马要文天祥下跪。  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  你何以至此?  南朝若早用我为相,北人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神气的。  阿合马对左右说:此人生死由我。  文天祥说:要杀便杀,说什么由不由你。  阿合马,回回人。在位期间主要掌管财政。他以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时称交钞)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南宋灭亡后,他又在江南发行钞票、限制药材买卖,使元朝初期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他的种种财政措施,触动了一部分元朝官员的利益。武官王著联合僧人高和尚,设计把阿合马刺杀。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当时也在大都,将此事记入了《马可波罗旅行记》中。后来忽必烈调查了阿合马的罪行,没收家产,诛杀党羽,还挖开阿合马的棺材,车裂尸体。  第四次,丞相博罗。他要文天祥跪下。遭到断然拒绝。博罗手下抓胳膊按头,迫使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索性坐地不起了。  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此,幸早施行。  听文天祥说了句天下事,有兴有废,博罗便说:盘古到今,几王几帝,逐一说来。  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不是考博学宏词科(选拔博学能文之士的考试),没工夫跟你废话!  明知南宋必亡,为何还要硬做?  只要活一天,就要尽我一天力。做为孝子,如果父母有病,明知救不了,难道你就不用药?文某到此,只求速死。  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要囚着你!  死都不怕,还怕你囚?  博罗想立刻把文天祥杀了,以解心头之气。可忽必烈仍想求才,盼望文天祥能屈服,为元朝出力。  第五次,派出了一个特殊的人物。丞相、皇帝都已经出场了,还有什么特殊的人物呢?有。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文霆死得早。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1279年三月,文天祥被押解到广州,文壁也前来与兄长告别。他是否解释了自己的变节,文天祥当时的态度如何?都不得而知。  1280年五月,文璧从惠州来觐见忽必烈。右丞相帖木儿不花启奏:陛下,他就是文天祥的兄弟,排行第二。  当问到文璧的情况时,阿合马奏道:是将惠州城子归附的。  忽必烈说:是孝顺我的。  文天祥有一首诗,《闻季万至》。季万,是他弟弟的字。  去年别我旋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  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  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  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曰横苍烟。  兄弟二人,一个在囚牢之中,一个骑着高头大马。虽然同父同母,但是,不同天。这个天字的涵盖性很强,既指南宋政权,又指心中的道德信念。  他弟弟羞惭而去。  第六次,最高级别的人物,元世祖忽必烈出场了。他的亲自出场,能否动摇文天祥的坚定意志?他对文天祥说了些什么?请看下集《碧血丹心》。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劝降 文天祥 宋恭帝劝降文天祥 忽必烈劝降文天祥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