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井阅读理解【故乡的老井】

时间:2019-12-03 10:26:01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老家山马村的四个拐角有四口老井,我最喜欢的是村西北角的那口井。那是一口足有两米直径、石头圈身、石头井栏的水井,像一位蹒跚的老人,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热闹和辉煌。。

  

  老井是何年凿建、何人凿建无从查考,它的历史也无人知晓。村里的老人说上一辈老人从上上辈老人那里听说,估计是于明朝初年祖上从山东迁移过来屯村建屋时凿建的,而且听说自凿建以来它从未枯竭过,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山马人。

  

  老井深约十五六米,水面距地面约六七米。水井的水源来自村东的山岩,经由井壁上的泉眼汩汩涌出,注入井内,老人说,即使在历史上最大旱之年,井水依然茂盛,清澈可人。齐腰高的石头井栏圈内沿因长年被井绳摩擦留下凹槽,浅的大约1厘米,深的大约有5厘米,光滑、铮亮,摸着特别舒服,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和玩伴去抚摸那一道道深深的凹槽,手感如同摸着煮熟冷却剥去外壳的鸡蛋白。井壁上长满了墨绿色的苔藓和小草,水淋淋的,早已看不清井壁砖石的模样了,一看就知道,这口井是有些年代了。常常有浓浓的雾气从井里飘出,带着软软的、湿漉漉的水汽。站在井沿边常有一种神秘莫测、恍若仙界的感觉。

  

  每天清晨,挑水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来。水桶和井沿叮叮咚咚的撞击声在早晨清新的空气里传的很远,再加上男男女女的嬉笑声。因此,每天早晨,这里便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村里每年都要组织人员淘井,井底几乎就没有泥沙淤积。老井里汲上来的水冬暖夏凉,甘甜爽口,令人沉醉。

  

  儿时的我,喜欢每天早晨提着一个带着长长井绳的小水桶来到水井旁汲水。水井旁,大娘、婶婶、嫂嫂和老奶奶们聚在一起,她们的双手正忙着汲水洗衣、洗菜、洗头,她们的嘴巴这个时候也绝不闲着,争相着诉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张家李家王家赵家的一件件新鲜事儿,传播着村内外一桩桩大小新闻,不需要大喇叭,保管一顿饭功夫就会散步到全村的每一个旮旯角落。偶尔嘭的一声,不知是谁家的桶底脱掉了,引来一阵阵哄堂大笑。

  

  早晨的阳光把她们的脸映照得红扑扑的。那欢声笑语在整个小村的上空回荡。笑声引来了一大群充满稚气的孩童。他们在水井旁的井台场上尽情玩耍,玩渴了,就拿起葫芦水瓢从水桶里舀上一瓢,喝到嘴里,清亮甘冽无与伦比。

  

  炎热夏日,水井会给人们送来阴凉。从田间劳作回来的汉子,见有人提了水上来,毫不客气地蹲下来,将嘴巴贴在桶沿上,咕咚咕咚一气猛灌。姑娘们则蹲在一旁把一头青丝泡在脸盆的水里,用纤手轻轻地揉呀揉的,还用小木梳子一次又一次地顺着梳啊梳,直到秀发飘逸,风情万种方才停下。三九寒天,井水却冒着腾腾的蒸气。将冰冷的手浸在井水中,顿时心中就会升起一股暖流,使人们忘却严寒。每到傍晚,水井旁常见几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或聊天,或弈棋,或弄孙,其身康健,其乐融融,让忙碌的精明人望之不免生发无限感叹

  

  村里的老人说:这水很硬,纯净的山泉水呢。水烧一年,水壶绝对不会生水垢。经打听,硬的意思是指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井水甘甜,健胃明目,对人健康长寿有着很大的裨益。

  

  因为井水甘洌,无论酷暑寒冬,我都不爱喝茶,专一喝这生井水。出门最后一件事,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来到井边,舀满一大瓢刚刚汲上来的井水,咕咕地喝下去。即便冰天雪地也不觉得冷,夏时则暑热顿去,遍体生凉。

  

  后来,我在县城工作。有句成语叫背井离乡,井,自古便代表着故乡。故乡,怎可遗忘?

  

  再后来,村里每家每户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打起了压水井。这些压水井给村民们带来了生活的方便,双手轻轻一压,水便像山泉般从出口源源而流。

  

  小时的玩伴新忠陪妻子来县城看病,当我问及那眼老井,他抑抑地跟我说,一个傻子不慎落入那眼老井死亡,在把傻子打捞上来后,人们把老井洗淘了一次,却再也没人家到井边汲水了,老井边的一户人家在井栏圈上盖了一大块石板,老井完成它的使命了。

  

  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然而,记忆中的家乡水井旁的热闹景象记忆犹新。但是,随着那石板的封盖,那些咣咣咚咚的吊桶碰撞声、哗哗啦啦的水流欢唱声、妇女们家长里短的说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老人们的交谈声和咳嗽声,早已离我们远去。

  

  老井,就这样慢慢地被人们丢在了遗忘的角落。

  

  

  赞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推荐访问:故乡 老井 故乡的老井歌词 故乡消亡的老井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