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诵春天听雨诗:听雨的诗

时间:2020-01-14 10:36:00 手机站 来源:网友投稿

暮春四月,这里的雨多了起来,看到天空放晴,独自漫步浔州古城,黔江飘飘渺渺,百舸争流,沿着这美丽的江边散步,让疲惫的心灵放逐。

“无端一夜空阶雨,”忽然间,轰隆隆的雷声伴着倾盆大雨席卷而来,我连走带跑在古城街道边躲雨。雷声阵阵震天炸响,如千军万马摇旗呐喊灌耳而来。闪电掌灯于黑暗中,辊雷惊蛰于黑夜,撼人魂魄而崔人振奋,如同上演一场深邃的幽梦。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这场雨来自苍穹高处,缥缈空灵,仿佛天国的仙乐;又似来自云层深处的演奏,袅袅娜娜、深沉低婉,犹如夜色中大提琴在歌唱;雨弥漫着芳香,携带一棵草一片叶和一朵花的奔放,为我吟哦击拍,为古城演奏一曲雄浑的交响!

这场雨下得酣畅淋漓,雨声轻叩,雨水凝结成冰澈清凉的音符,弹跳于我的眼前。如线的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稠密,给远处的西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雨丝渲染出一片迷蒙,点缀着春夜的浪漫,恍如一首浪漫的小夜曲。滴答的雨声是春夜生命的律动,敲打着古朴的青石板,我在一片迷茫中,看雨一阵阵喧嚣而去……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雨又渐渐大了起来,远处高耸的楼房,犹如披上了一缕轻纱,显得是那么朦朦胧胧。街边那棵高大的阔叶榕,一副老成持重之态,颔首静默,任凭风雨的洗礼。而路旁边那一排排紫荆树,却在高处哗啦啦的拍响,苍劲的枝干如一笔笔狂草,写出生命不老的书法。身下的落叶,为季节铺出了厚重的地毯。狂风暴雨,使远处的空地腾起了树叶,挟着枯叶开始飞旋。

看来,这场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我只好到街边的同事家里,借了一把雨伞打道回家。雨中漫步,心中弥漫的尽是无比清凉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那朵绚烂的雨花,跳跃为春季中最悦耳的音符。

一个人兴冲冲地走在雨中,听着那风声雨声雷声,什么也没想,什么烦恼也没有,只有雨声这如此熟悉的旋律回荡在耳边。忽然想起苏东坡所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此豪迈。

雨伴着风越下越大。雨落地上,一串串掌声在泥土中腐烂;雨落在身上,一声声喝彩让我迷乱。诗意般的雨滴敲响灵魂深处的琴键,惊起春夜一片婉约的和鸣。我忽然觉得,听雨,原来也是如此之美妙。

诗人余光中曾说:“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在他看来,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雨敲打着浔州古城这张古老的琴上,那节奏柔美亲切,似幻似真,如儿时听母亲的童谣,摇摇欲睡。而今晚的大雨则像《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连屋瓦都被惊悸得腾腾欲起,在这样的意境中听雨,怎能不让人神思飞扬呢? 心境不同,听雨的感觉自然不一样。雨打落在芭蕉上,有人听到的,只是响声;有人听到的,却是音乐!

春夜,我总爱听雨,看雨在玻璃窗上生动地流淌,听雨在窗台上屋顶上滴答地叩响,不由产生了一种置身禅境的感觉。静坐在窗前听雨,不由浮想联翩,宋朝诗人张耒的一句“却诵僧窗听雨诗。”给我许多遐想。

窗前,一帘雨丝幽幽而下,一泻而至,抒发一阙久远的诗章。淡然的眉眼里渗透远古的沉香,寂寞的词章迢递一路觅来。这雨声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如金声玉振,有如黄钟大吕,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雨所有的故事,都已调好了颜色,捧着优雅的情丝,用浓淡相宜的笔墨,把春天的故事泼成一幅多彩的画卷。

此时,我愿以文字为谱,以雨为歌。红笺页页,墨香悠悠,任指尖打开那流行的诗章,依旧会记得那眷恋叠叠,那一曲曲千古绝唱。今夜,我再将雨的故事重温,繁衍流年的暮色,跌落流云世间都化为雨的诗行。

我最熟悉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真切地描画出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寻欢作乐,歌楼上闲听歌雨;壮年,漂泊天涯,客舟中愁听风雨;老年,寄人篱下,僧庐下听雨度残年。三个阶段好似三幅画,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其中折射出词人由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的心情。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气势磅礴,这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他那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咋一个愁字了得”。词语行间,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既写出了雨的缠绵不断,又写出了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这个如黄花般瘦弱的女子,只有难以名状的如雨云愁。“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词中写秋夜怀人,一派凄凉的氛围中,词人守着一盏将灭的孤灯,听雨打梧桐,一叶叶,一声声,唤起了满腹离愁。诗人借雨的意象来抒发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因为有了荷,雨显得更有灵性;因为有了雨,荷显得更有风采。 

雨向来是诗人最喜欢的意象之一。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关于描写雨的诗句。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诗中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雨,给了诗人许多联想,也给了我酣畅淋漓的感受。

不由想起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写乌云翻滚如墨,春雨的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其声动人,其容动人,其情亦动人,洋溢着一种激烈、朴素的生活之美。也想起了白居易眼中的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其雨动情,其泪亦动情。那种由雨声引起的所思所想,可敬可颂,而其情其意,其人其事更是可歌可泣。春风伴雨,如诗韵飘逸。夜雨叮咚,谁在清唱一阙宋词,谁是谁的故事?层叠的心事,遥望淋漓大雨,一地的花落,浮的却是生生的旧颜。雨丝如水,风影摇红,那平平仄仄的雨丝中,谁又为谁倾城?谁又为谁画地为牢?

今晚,独自坐在窗前,听雨吟诗。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指尖相触的轻拈间,一朵花开,一片云散,一滴水落。风生笔底,自己也随意在键盘上即兴敲打了几句打油诗:

(一)

陋室清幽小砚台,风腾万物夜徘徊。

孤芳独静弄宣纸,雨伴诗声入画来。

(二)

雨打芭蕉音韵清,瑶池鱼跃唤灯明。

诗心雅韵舒词赋,夜半吟诗诵雨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春夜,如水流畅的文字仿佛灵活了起来。飒飒的雨声和着悠悠诗韵,在春夜中穿行。吟诗咏雨,走笔间,这篇 “却诵春天听雨诗”的文字落笔完稿。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听雨 春天 春天古诗诵诗的串词 朗诵春天的诗串词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